本报讯(魏 震)“以前一下雨,小区里到处都是积水,污水井盖还会冒溢,臭味难闻。现在可不一样了,雨水排得快,污水不再乱流,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住着舒心多了!”12月5日,在浉河区报晓新村小区,居民李女士说。
作为浉河区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典型项目,报晓新村小区的变化让居民感受深刻。报晓新村小区建于1999年,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出现了路面坑洼、雨污混流、积水内涝等问题,尤其是雨天污水冒溢、晴天臭味难闻,成为居民生活中的“老大难”。
在实施雨污分流改造过程中,报晓新村小区共新建雨水检查井160座、污水检查井162座,铺设管道5766米,其中雨水管道管径达DN600,按照三年一遇的高标准进行建设。通过雨污分流改造,报晓新村小区雨水和污水彻底分离,雨天排水顺畅,污水不再溢流,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此外,改造还同步实施了源头减排和“海绵化”改造,通过铺设透水砖、建设植草沟、优化绿化设计等措施,最大限度引导屋面和路面雨水自然渗透,减轻排水系统压力,同时提升了小区整体绿化品质。如今的报晓新村小区,环境整洁优美,雨污分流成效显著,彻底告别了“积水成河”的困扰,成为宜居小区的典范。
报晓新村小区是浉河区近年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的一个缩影。为全面改善城市水环境,浉河区以雨污分流改造为抓手,加快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有效解决雨污混流、城市内涝和污水冒溢等问题,为居民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浉河区聚焦中心城区,以10公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为重点,整体推进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的雨污分流改造,全面构建城市排水“新动脉”,重点对人民路、申碑路等2条市政道路,以及青年胡同、武警胡同、三里店九组胡同等10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总改造长度约7.4公里,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人民路、申碑路、体彩东路、新华西路等4条市政道路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累计完成管网长度约2.5公里;税苑小区北侧路、青年胡同、五星街无名胡同等6条背街小巷改造完成;三里店九组胡同、康城路等3个项目正在加紧施工,累计完成改造长度约6.3公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