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八大工匠 各显神通


平桥区把“工匠精神”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探索文旅发展新路径

包 龙 刘姗姗

12月3日,走进平桥区郝堂村陶艺馆,一件件精美的陶器,让人流连忘返。

毕业于景德镇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陶匠任志豪,已在陶艺之路上走过12个春秋。接到郝堂村的邀约后,他把钟情的陶器一股脑地都搬来了这里,现场展示陶艺制作过程更是备受游客青睐。

“小店前面是作品展示,后面就是制作区,一整套流程都可以体现出来。”任志豪自豪地说,陶艺属于综合类艺术,拉坯、捏雕、彩绘、上釉、烧制,小的物件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来制作。大家来郝堂时,可以感受到传统工艺的制作魅力,了解传统工匠的制作过程,这也让很多游客更爱郝堂了。

平桥区在打造“最美乡村”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建设豫南非遗民俗文化园,在郝堂培育“八大匠”品牌,通过文艺创作、创意设计、科技提升等,不断提升郝堂的知名度和游客的体验感,塑造“沉醉诗画郝堂”品牌体系和信阳“1+6+N”文旅发展体系。

郝堂村“八大匠”覆盖现代木匠、陶匠、铁匠等多个传统工艺领域,其设计方案在深入探寻这些技艺的历史文化脉络的同时,结合当下市场需求与乡村振兴走向,规划出工匠技艺传承培训、产业发展与文旅融合等创新路径。

“把匠人邀请到郝堂来,把传统元素植入到郝堂来,结合郝堂原有的传承制茶手工作坊、染坊等进行改造提升,为游客提供观光、研学、娱乐等不同体验。”五里店街道项目负责人万法权说。

“合一木舍”的现代木匠杨荣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她把传统技艺同现代理念相结合,让匠艺融入现代生活,她不仅是手艺人,更是传承人。“郝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我来到这里以后,心能够静下来,创作上也有了更多灵感。我们工作室可以体验做木梳子、簪子、手镯、木雕,还有一些幼童木工玩具,很多家长选择带着孩子来感受木工。”杨荣说。

郝堂村花间驿主理人张卫星从事植物扎染15年。曾在多个城市举办个展。“之前我们就推出了手工体验研学,现在新建了一个玻璃染房,可以比较稳定地做一些产品加工,比如郝堂植物包、围巾、服装等,产品线在不断丰富。”张卫星说。

目前,郝堂村“八大匠”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