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方志 通讯员 邱列君)昨日,市气象局组织开展2024年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评价工作,总结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优化完善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我市气象观测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为优化信阳观测站网建设布局,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近年来,市气象局以《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和《信阳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行动指南,对标“监测精密”质量方针,通过运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循环和基于风险思维的过程管理,全力推进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目前,我市建有10个国家气象站,32个天气站,193个区域自动气象站,1部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各类气象观测业务综合质量指数保持在99%以上,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高效应对2024年的15次暴雨、2次暴雪、1次寒潮、3次大风、3次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过程提供有力保障。
“下一步,市气象局将继续加强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体系与气象业务深度融合,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推进气象观测人才队伍水平发展,持续发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效益,助推全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该局负责人如是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