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最为常见。随着“2030年消除肝炎危害”口号的提出,尤其是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可及性,大家对于丙肝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乙肝和丙肝的危害谁更强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感染的病毒类型:
乙肝和丙肝的根本区别是病原体不同,乙肝感染的是双链DNA病毒,它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丙肝是感染的是丙型肝炎病毒(HCV),一种RNA病毒,与DNA病毒不同,它们通常具有单链结构,这使得RNA病毒在感染宿主细胞后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治疗丙肝需要分基因型。两种病毒皆为嗜肝病毒,所以危害都是很严重的。
二、急性感染后的结果:
我国现存约8000万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目前已经可以实现临床治愈(即体内病毒处于抑制状态);预计现存丙肝病例为400万,丙肝目前可以治愈(体内病毒被完全清除,达到终身治愈),丙肝感染后如果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防止发展为肝癌肝硬化,所以无论是感染了乙肝还是丙肝,都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治疗。
三、传播途径:
乙肝和丙肝传播途径相似,都是血液、母婴、性接触等。但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不易被感染;丙肝目前尚无特效疫苗,因此丙肝一旦感染,重点在早期发现,可定期进行丙肝抗体和核酸筛查,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