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瑞丽)近期,“见山咖啡”火爆出圈,在信阳各大社交平台屡次刷屏,广大网友点赞并喊话“打卡”,不少网友化身“特种兵”赶来品尝。“见山咖啡”出圈为地方文旅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窗口与契机,浉河区董家河镇探寻文旅发展“金点子”,用好睡仙桥村优越的自然条件这个小支点,撬动整个镇域旅游和经济的长期发展,把“一时现象”的“出圈”变为“一地品牌”的“破圈”。
该镇一方面厚积薄发练好“内功”,让文旅品牌扛得住“大红”。围绕食、宿、游、行等基础要素,建设豫茗茶庄园、毛尖盏博物馆、陶瓷研学工作室、仙桥里露营基地等旅游业态,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村(居)常态服务等多种方式,建立起完整的文旅产业链,让游客“引得来、玩得好、留得住”。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学会“整活”,让文旅品牌保得住“长红”。做好地方文旅后半篇文章,深挖地域文化底蕴,把握文旅发展趋势,展示自身特色,将服务游客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把食品安全、出行安全、旅行体验等服务统筹安排,以贴心的服务“筑巢引凤”。
整洁的村容、秀丽的风景、完善的设施、兴旺的产业……睡仙桥的面貌只是一个缩影。据统计,董家河镇三季度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运营方累计收入1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村民日增收500元以上。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