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长喜)“听说有以旧换新政策,就趁这机会,赶紧把家里经常结冰的旧冰箱换了。不用办任何手续,直接便宜了几百元钱。”9月26日,市民叶女士在市区一商场选购了一台新冰箱后,对国家的以旧换新政策赞不绝口。
叶女士换冰箱,非常便利地就享受到了国家的以旧换新补贴,这背后,是人和数据在替她跑路。据市商务局市场运行调节科科长曾勇介绍,市民在家电以旧换新过程中,所在商场直接根据政策,减免了财政补贴部分资金;再由商场根据发票金额等,向当地县(区)商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后,财政补贴资金就会很快拨付到商场账户。
“7月份,我们就已经开始着手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前期工作。”9月26日,市财政局服务业科工作人员陈梦媛告诉记者。“双新”政策正式实施之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等主管部门加强政策梳理和研究,着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政府绿色采购,相互配合对信阳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规模、资金需求开展调研摸底,探索制定相关领域实施细则和方案,细化补贴标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优惠政策直达消费者。同时,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提升商家、消费者等受益群体知晓度,助力相关政策落地见效,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商超、家电、汽车销售企业的消费热度显著增加。一系列的政策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正跑出“加速度”。据了解,为促进“双新”政策惠及更多老百姓,我市积极争取到上级预拨资金6.2亿元,统筹用于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家电和电动车以旧换新和家装厨卫换新等。截至9月25日,已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1518份,兑付财政补贴资金679万;家电以旧换新申请24238万台,实际兑付财政补贴资金2124.99万元,惠及消费者2万余人。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切实做好资金保障和监管工作,谋定快动,密切跟踪政策实施进展,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效益,让‘真金白银’的政策落到实处、早见成效。”陈梦媛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