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华唯 文/图
“从这里出去往北两公里,那里的黄土就是烧瓷的好材料——对你们来说是土,对我来说是金子。”8月底的一天上午,在浉河区睡仙桥毛尖盏主题展馆的茶室里,菅传义面带微笑对记者说。
菅传义,这三个字对于许多信阳人来说还很陌生,但在国内古陶瓷收藏界他却是一个有分量的名字。而这个名字主人的传奇经历,更是令人津津乐道。
一腔热血 成就传奇瓷艺人生
坐下来一聊才知道,菅传义并非出身制瓷世家,他今天的成就,都源自于那份对陶瓷艺术的痴迷和从未松下来的韧劲、狠劲。
“也不知道为什么,打小的时候,看见有人用瓷器喝茶、盛东西,我就对它感兴趣。”菅传义说。
菅传义青年时期曾在部队服役,1982年他从部队退伍回到河南商丘老家,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附近就是隋唐大运河,经常有人挖泥沙盖房子,一些古瓷器由此“出土”。那些并不完整的古旧瓷器,让菅传义着了迷且引领他走上了宋瓷收藏之路,并很快成为收藏界的行家。
瓷器就像魔瓶,愈是走近,愈是无法抗拒它独特的魔力。1999年,菅传义说走就走南下江西,到景德镇跟师傅学起了瓷器烧制。这一干就是6年,6年里他几乎把镇内有名气窑口的瓷器全复烧过。这期间,他发现建窑这个窑口的瓷器烧制难度最大也最有改进空间,为此,喜欢挑战的他潜下心来,开始专门研究建盏(建窑烧出来的瓷盏)。起初,他烧制了一段时间的合成调配釉建盏,但是越烧越感觉不太对劲,直到有一天他恍然大悟:宋代那个时期哪里有什么合成釉料,只有矿石和草木灰罢了。他由此省悟,是此前的方向错了——想要最大程度复原宋瓷,就必须摒弃现行的合成调配釉烧制法,回归古时宋人的烧制方式。一狠心,他把好不容易弄到手的两吨釉水一股脑地全倒掉,转身开上越野车,开始全国到处跑寻找他心目中最顶级的矿石原料。
大江南北,峻岭荒漠;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这趟翻山越岭的“寻石”之旅,光越野车就报废了3辆,其中艰辛甚至艰险,只有菅传义自己一个人知道。
找来新的矿石,随即开始试烧;每找到一种,就试烧一次。就这样,反反复复,日日夜夜,从2009年开始,他试烧了全国各地140多种石头,烧了6500多窑、26万多个坯,为此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
在试中悟,在悟中试。最终,菅传义在烧制过程中将炉温提升到1400摄氏度以上,一举成功,单一矿石结晶釉建盏由此横空出世,终结了陶瓷界“无灰不成釉”的历史。
2019年,菅传义被评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2021年,“菅氏陶瓷传统制作技艺”收录进市级非遗项目名录;2022年,经北京冬奥组委授权,菅传义创作的“冬奥官帽茶盏”全球限量发行2022套……20年苦心追寻,他和自己独创的“菅氏建盏”正在赢得更多的认可。
一片真情 让毛尖盏应运而生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从古至今,随着人们饮茶方式的不断演变,茶器的审美也随之变化。北宋时期,因斗茶之风盛行,“好茶配好器”成为时尚,建盏因独具“茶色白,宜黑盏”的优势,是当时最流行的茶器。
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菅传义携巨型“毛尖盏”参会,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菅传义在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此次参展的毛尖盏,是我为了宣传中国名茶信阳毛尖特别创作的,是用信阳水、信阳土塑造出的具有信阳独特地域文化特点的青瓷作品。毛尖盏的盏身拉坯由我儿子完成,盏身的图案是我女儿设计并完成刻绘,我负责上釉并完成烧制。可以说,这件作品倾注了菅盏两代匠人的心血,也体现出了河南青瓷的超高艺术水准。”
从倾情创作毛尖盏,到倾力打造毛尖盏主题展馆,谈到做这一切的“初心”,菅传义直言,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但市场占有率并不高,这么好的茶没能被全国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接受,“这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信阳毛尖属于绿茶,既可品香又可观叶,经过多次设计,我们将河南青瓷定为毛尖盏的釉色,古雅朴素的青瓷与清新淡雅的绿茶可谓‘天作之合’;河南历史名瓷牵手中国传统名茶,二者相生共荣。”菅传义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工艺美术大师,能够用自己的技艺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做一些贡献,责无旁贷。”
一盏清香 见证美好生活新场景
“我这辈子有三大爱好:收藏和研究瓷器、钓鱼、开越野车。但自从开始研究建盏烧制技术后,我就放弃了钓鱼和玩越野车。这一件件建盏,融入了我所有的心血。”菅传义说。
可能是长年户外作业和多年玩越野车、垂钓的原因,坐在记者面前的菅传义面色黑中透红,臂膀粗壮,虽年过六旬但精神十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
菅传义祖籍商丘,但从小在商城县汪桥镇长大。虽然时过多年,但每次回来,这里的一山一水依然让他倍感亲切。
今年4月,伴着信阳毛尖春茶香,乘举办第32届茶文化节的东风,在我市有关部门和浉河区政府的支持下,菅传义的毛尖盏主题展馆在浉河区董家河镇美丽乡村睡仙桥开馆迎宾。毛尖盏主题展馆的开馆,促成名茶之秀信阳毛尖和非遗文化创新之作毛尖盏的珠联璧合。
菅传义表示,此次毛尖盏主题展馆的建设,得到信阳各界的大力支持。作为回馈,他将自己从艺几十年来烧制出的精品茶盏悉数搬至展厅,全面展示了他的最高艺术成就。
“同学们,这些青绿色漂亮‘小碗’,就是我们为大家喝毛尖茶制作的‘毛尖盏’……”8月29日,浉河区董家河镇在今年暑假末期组织同学们来到毛尖盏主题展馆,开展“感受建盏魅力 体验陶艺手工”研学活动。活动中,同学们走近中国瓷文化,了解毛尖盏的创作经过,还亲手体验瓷坯的制作流程,大呼“真是长见识啦”。
“毛尖盏散发着源自两宋的清香雅韵,满盛新时代毛尖茶都的一盏春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用毛尖盏喝信阳茶、品信阳茶用毛尖盏,一定会掀起‘新中式’茶饮的新风尚,见证茶乡人民美好生活新场景。”菅传义最后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