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县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种粮大户张保元的生活“新图景”


徐小宝 邹丰秋

8月1日,走进位于新县陈店乡山背村的保元家庭农场。放眼望去,一片片稻田绿意盎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幅阡陌纵横、青翠宜人的田园画卷尽收眼底,微风拂过,荡起层层绿浪。

农场负责人——山背村的种粮大户张保元一早便来到田里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我就是农民出身,喜欢和土地打交道,希望通过发展水稻种植带动更多的人在这片热土打拼、建设好家乡。”张保元说。

2014年,在大连打工的张保元,因为父亲的一场大病,花光积蓄,成了贫困户。“人穷志不能穷,我们陈店人从革命战争年代就敢为人先、敢闯敢拼,只要有干劲、能吃苦,我相信没有什么事是干不成的,我的生活一定会再好起来。”在人生的低谷期,张保元对未来仍充满信心。

回到家乡的张保元,看到村民们因外出务工而撂荒的田地,觉得可惜,他认为利用好土地是乡亲们保底增收、发家致富的重要手段。于是他便萌生了把土地承包起来,让自己富,也带动乡亲富的想法。在陈店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顺利流转100亩撂荒田用来种植水稻。

开始种植时经验不足,张保元就主动向农业部门取经,多次外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种植技术,产量从最开始的亩产800斤达到现在的亩产1000斤。

“现在种田也是个技术活,我自己学技术是一方面,带动乡亲们一起学,共同提高种植技能,一起做高素质农民才是关键。”面对前来学习种植技术的村民,张保元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大家。

饮水不忘思源,致富不忘乡亲。张保元始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着村民干、做给村民看,帮着村民赚。自2014年开始,张保元通过流转土地补贴、有偿聘用劳动、签订购销合同等方式,带动了周边农户致富增收。2020年,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主动联系陈店乡人民政府,捐赠大米1000斤;2023年,稻收季节遭遇“烂场雨”,张保元又利用农机设备多的优势,帮助村民们抢收水稻。

如今,张保元的家庭农场从最初的100亩发展到如今的700亩,覆盖郭家河乡、陈店乡和箭厂河乡。从最开始的种水稻到如今的加工生产一条龙。从不懂农机操作到成长为农机维修保养的多面手,他的各种农机设备也逐渐完善。去年,张保元又订购了2台农业无人机用于播撒化肥,种粮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2023年,保元家庭农场被评为信阳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除了扩大规模,再建个粮食烘干点外。作为新时代的农民,我想带领村民‘多种粮、种好粮’,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说起未来的打算,张保元目光坚定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