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南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外公的“秘制”凉茶


张笑育

夏日的傍晚,我下楼散步,恰巧碰见小区门口有卖酸梅汤的,便买了一杯。没想到,一口汤汁下肚,那一股酸里带有些许涩涩的甜味儿,让我想起了外公的自制凉茶。

印象里,外公是一个特别喜欢研究美食的人,什么臭豆腐、豆瓣酱、鲜花饼……只要是我们想吃的,他都愿意尝试着去做。那年夏天酷暑难耐,外公便想研究一款解暑的凉茶。

外公从摆放整齐的橱柜最下方,取出几个老旧的瓶瓶罐罐,拿出所需的食材:乌梅、洛神花、甘草、山楂片、陈皮和桑葚。所有食材清洗干净后,放进砂锅里加水浸泡一两个小时,开大火煮沸,再转小火慢慢地熬煮几十分钟,然后加入准备好的适量冰糖搅拌至融化,关火时往里面撒上少量的桂花,混合着桂花香气的凉茶就做好了。

外公一边用纱布过滤汤汁,一边微笑着对我说:“这种凉茶呀,要凉透了喝才够味儿!”

汤汁诱人,等待汤汁冷却的过程也变得十分难熬。为了能让它快点变凉,我搬出一把椅子坐在旁边,手里拿起外公的蒲扇疯狂地去扇,可它实在不给面子,热气依旧“呼呼”往上冒,丝毫没有凉下来的意思。

不知过了过久,我就在椅子上睡着,手里的蒲扇也掉到地上,“热茶”才终于成了“凉茶”。

我将一碗色泽鲜亮的凉茶,一口一口喝进肚子里,炎热的夏季似乎在那一刻也清凉下来。

那个年代没有冰箱,凉茶的保存便成了一个大问题,倒掉着实浪费,可每次又要熬上一大锅。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不如卖给街坊邻居,还能赚点零花钱。

于是,外公用毛笔写了一个售卖牌,并把凉茶装进深桶里,推出一辆老式拉粮食用的小车,带着我开始走街串巷卖凉茶。而我呢,只管大声吆喝,吸引顾客。

可能是天气太热的原因,也可能是外公的凉茶确实好喝,拉出去的半桶凉茶很快卖完,我们都欢喜得不得了。尝到了甜头后,我一发不可收拾,缠着外公又出摊了很多次。直到暑假结束,我才恋恋不舍回学校上课,卖凉茶的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彻底搁浅。

如今,外公已经离开我们十年有余,可小时候那一碗碗的“秘制”凉茶,却成了我的心头念。也是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外公的“秘制”凉茶,就是市面上卖的酸梅汤,只是味道会有一点差别。

后来,我试着按照外公的方子,在药店抓来这几味食材回家熬制,但无论我如何调配,都熬不出曾经的味道。

从那以后,每次出门逛街,只要看到类似的凉茶,我都会买来尝一尝。不为别的,只为了有一天,我还能喝到记忆深处那熟悉的味道。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