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南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芒种时节回山乡


赵思芳

刚从小城回来的我,眼睛里突然涌进这一片又一片的绿,仿佛一股清泉涤荡心胸,清凉清凉的。

到达村口,一处高坡上长满了箬竹,刚长出的叶子翠色欲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站在那片箬竹边采摘竹叶,走近看老人是婆婆隔壁家的六奶,丈夫早年去世,一个人拉扯几个孩子。现在儿女都长大了,都到远方的城市谋生,留下六奶一个人独守在家。

我把车停下,跟六奶打招呼。“六奶,您摘竹叶啊。”我微笑着看向六奶,她的头发几乎全白了,古铜色的脸上布满了一道道沟壑,正佝偻着背吃力地采竹叶,嘴里哼哧哼哧直喘粗气。“是的,你又回来看婆婆啊,真是孝顺的孩子。”六奶勉强直起身子笑着跟我说话。这时,我看清了六奶的手上布满了一条条裂痕,手指甲里嵌满了黑色的泥土。

“六奶,婆婆身体不好,回来看看。您采竹叶要包粽子吗?”“我哪会包粽子?我采这些竹叶到集市上卖,我一个孤老婆子挣几毛钱花。”“六奶,我清明节回来,没看见您,您是去山上打茶叶吗?”“是啊,那些天我早出晚归,一季下来,也挣2000多块。有了这些钱,我就不愁了。”六奶看向我,眼神里流露出自豪的神色。

“快回去看你婆婆,她的病还是没有好转。”跟六奶辞别,车子很快进入了湾子,我便看见婆婆的家了。跨入婆婆家,小姑子正在门廊上整理箬竹叶,她说是邻居帮她摘的。听说我们要回来,包粽子让我们带到城里吃。自从婆婆生病后,家里的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人打理。可怜的她三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以后她哪儿也去不了,一辈子待在小山村里,外面的世界只能从兄长和妹妹的口述中得知。和小姑子打声招呼,便直奔婆婆的房间,只见她直挺挺地躺在床上,活像一堆骷髅。我喊了一声婆婆,她的眼睛转了一下,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只有这转动的眼神,才能显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个人在这张病床上躺了八年,我不知道她是怎样捱过这八年时光的。

从婆婆房子里出来,看见家门口突然热闹起来,原来是种田大户在组织妇女们插秧。

村子里的退休教师,购买了一台犁田机,承包了一大片水田。只是在这大忙时节,需要请人插秧。眼下这小山村,几乎没有年轻人,即使偶有年轻人回来,他们也不懂农事。无奈,他只好请年龄较大的农妇来插秧,每天按时支付180元人工费,对于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这些农妇身穿彩色的高腰靴子,戴着草帽,就下田插秧了,寂静的田里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深深的水田将膝盖淹没,一只手抓着秧苗,一只手掰开一绺秧苗,插进水田里。插一行,就往后倒着走。这些插秧的农妇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引起我的注意。田里劳作的她,丝毫没有老态,她的动作干脆利落,如在琴弦上抚琴,一会儿她的面前就呈现一大片绿色。听人说,她快八十岁了,我问她,为何还出来帮人插秧,她说一个人在家闷得慌,趁身子骨还硬朗,挣点钱花,尽量不给儿女添麻烦。

天色渐晚,我们驱车返城。不由得有些怅惘,我想如果这老一辈农人逝去后,这山,这水,这农田,将隐入尘烟,沉寂在茫茫的岁月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