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家长学生请注意 这些骗局要警惕


本报讯(记者 韩 蕾)2024年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在等待分数公布和招生录取的这段时间里,可能一些不法分子也会“蠢蠢欲动”,家长、学生一定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谨防上当受骗。

高考结束后,诈骗违法人员会利用家长焦急等待的情绪,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网址链接。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导致手机被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

也有不法分子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通过“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后,溜之大吉。

还有骗子可能冒充高校招生办打电话称因艺术类院校提前招生,而考生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他们会告知诈骗对象如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缴纳学费,否则有被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或者有的不法分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的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但这些都是骗子的套路。每年高考查分时有关部门都会提前公布官方渠道,考生查分要在教育部门指定的官方渠道,千万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综合参考本地招生考试机构和所在中学、有关高校提供的咨询服务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填报,切勿轻信所谓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