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童 帅)小满过,麦收忙。眼下正值“三夏”小麦成熟收获期,我市农机部门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各项麦收服务保障工作,让“丰收在望”成“颗粒归仓”。
近日,在平桥区五里镇大堰村,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里,麦穗饱满,长势喜人,微风拂过,金色的麦浪送来阵阵麦香,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当地的种粮大户张伟正在给收割机器检修保养,为即将开始的小麦丰收做好充分准备。
该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小麦种植面积600亩,预计产量在每亩400公斤左右,合作社现有机械两台,已经检修完毕,在驻马店跨区的团队里面,联系的收割机有8台,预计两天以后大面积收割,为下茬的水稻插秧及早屯田。
据农情统计数据,今年,我市小麦种植近500万亩,小麦丰收在即。为确保麦收顺利进行,我市农机部门提早调度收割机具并做好应急保障措施,同时与高速交通、石油石化部门对接沟通,确保跨区作业机械通行顺畅,用油便捷,全方位做好各项夏收农机保障工作。
市农机中心负责人说,今年我市麦收需要联合收割机9000台左右,目前通过检修维保投入使用的有7500台左右,还有1500台左右的缺口主要联系引进安徽、湖北和江浙一带的收割机来解决。为了提高麦收应急能力,我市农机部门和驻马店、平顶山和安阳分别签订了小麦跨区机收作业互助合作协议,确保我市小麦收割机够用。同时,我市依托农机合作社组建了56支农机作业应急服务队,开展抢收、抢种、抢排、抢灌、储运等农机服务,全力保障小麦机收顺利进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