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县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工厂建在家门口 产业就业“双丰收”


息县打造“共同富裕产业园”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本报讯(胡译丹)“这门手艺简单易学,厂房就在家门口,也不用外出打工了,既能照顾家里,每月还有两三千元收入,日子美着哩!”3月28日,在息县项店镇曹集村藤编工厂里,藤编女工王小玲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她正在赶制一批藤编家具零件,一条条薄如蝉翼的小藤条,在她的手里上下翻飞,左右穿插。

小车间带动大经济。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引导企业将厂房建到村里,这是息县项店镇按照全县建设共同富裕产业园要求,以“支部+企业+社区工厂+农户”的思路,坚持以小产业带动全面增收理念,引进了适应性强、操作性简单的藤编产业,解决在家闲散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促进企业盈利、农户增收“双赢”。

“一学就会。藤椅编织技术不复杂、上手快、劳动强度小,不限年龄、低投入、高产出、适应人群广、带动性强,甚至可以带回家加工,群众能灵活安排时间,工资按件计酬,多劳多得,工资一月一结算。”项店镇曹集村村支书曹国华介绍道。

自从藤编工厂投用后,吸纳了当地50余户村民务工,人均月收入1000多元。这不仅让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也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和幸福感。

为推动乡村振兴,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的目标,近年,息县认真谋划“共同富裕产业园”建设工作,以开发区为中心、辐射全县的内环抓缝盘、中环抓车缝、外环抓藤编的三环产业协同布局,因地制宜推动藤编代加工、食品代加工、纺织服装代加工等基地建设,持续发挥就业工厂价值。

有了工作就有了致富的底气。在东岳镇街村共同富裕产业园制衣工厂,裁剪、缝制、检查……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这边针线穿好了,再按那几个按钮,一点不难。”趁着工作间隙,东岳镇街村村民李丽华介绍起自己的工作,“你看大家干劲十足,每天都有人申请加班。等我操作再熟练些,工资还能再涨。”

46岁的李丽华,原来是靠着低保过日子的家庭妇女,现在她有了新的身份:东岳镇街村共同富裕产业园制衣工厂纺织女工。“出了家门进厂门,按件计费,只要努力干,一个月收入多的时候有三四千元。”算起这笔账,李丽华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在息县,像李丽华这样家门口就业的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培训有了一技之长,到家门口就近的车间上班,实现增收致富。

“通过扎实激活农村产业、引企入村。当前,共同富裕产业园建设中,户外产业基础夯实,项店镇和白土店乡乡镇户外产业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员工能稳定在60-80人。编藤下乡大受欢迎。仅行嘉户外一家就与9个乡镇(街道)合作,建立了16个共同富裕产业园藤编工厂。缝纫制衣开拓破零。河南创科纺织有限公司与东岳镇达成合作协议,在东岳镇街村建设了共同富裕产业园制衣工厂,也是我县第一个在乡镇建设产业园的大型制衣厂。”息县产业立县和招商引资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该县已建设“共同富裕产业园”22个,涵盖全县大半数乡镇,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500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