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南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举步有歌


安金丹

春至,天暖,突然想走走路。

多年来每天匆匆忙忙的上班下班,总是尽量压缩路上的时间,于是步行就成了一件很陌生的事儿。双脚对电动车脚踏板和汽车油门比跟土地要熟悉的多,这真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毕竟我向来是相信接地气、亲自然才能启发大智慧。

城市的路已经很少能寻到有土地的地方了,即使有,我也不大可能像小时候一样,光着脚丫去肆意踩踏。穿一双舒适的鞋步行,就成为最朴实的接近自然的方式。

从家到单位有三条路可选,最近的一条大约有3246步,这个我多年前就丈量过。在这20多分钟的时间里。我会先路过商店、学校,然后是一个街边公园、一片居民区中的小路,中间间隔着几片未来得及施工的土地,被开垦成了各种形状的小菜园。

一个人走在路上无比逍遥,有时候会捋一下最近需要处理的事情,有时候会想一些不着边际的梦想,有时候会听一首怀旧的歌,有时候只是单纯的走路大脑处于宕机状态,但更多时候会去背一首诗、一篇文章甚至一卷《心经》……独自走路是可以关照自我和放空自己的方式,跟旅游相似,都有从身边烦琐暂时解脱出来的自在和惬意。

路过小菜园,一时兴起想去看看荠菜有没有发芽,就走上曲折的田埂。小菜园的菜刚刚经过一个冬天,还十分惺忪的样子,但是泥土却明显的松软起来了。泥土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它给予植物四季的呵护,输送给一个生命源源不断的营养,跟母亲何其相似!我们常常惊叹于土地上蓬勃的春草、缤纷的花朵、高大的树木旺盛的生命力,其实土地才是生命力,如果自身没有强大的生命力怎么能孕育这么多活泼的生灵?“春泥”向来是被诗人钟情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尽管有如此多的诗句写过泥土,但大部分时候没有人去关注这脚下黑乎乎的土地,奉献、包容、沉默才是它的写照。

居民区的老夫妻正在门口劳作,他们一个人扶着瓷坛,一个人用铁锹把土铲进去,旁边的地上放着一棵月季苗,月季已经打了小小的花苞,有什么关系呢?并不影响他们细致地去想要种植一株花的心情,铲土的大爷会时不时停下来把铲进去的土块捻碎,他们低头聊着什么,画面和谐而温馨。当我路过他们之后,又忍不住回头看了看,岁月静好大抵如此吧!当我继续向前走的时候,心情更加欢愉,似乎已经能嗅到他们家门前一丛月季热闹的芬芳。岁月从不曾剥蚀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生活的兴趣,它只不过是让他们热爱的内敛、追求的从容、抵达的淡然。

这是一条短短的路,却在我踏出的每一步里,呈现出不同的样子,出现在这条路上的嬉戏的孩童、放学的少年、匆匆的上班族、种花的老人演绎着人生各个阶段的不同状态,欢愉或者感伤,忙碌或者从容,都是人生的风景。

脚踏实地,举步有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