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自武
过了大年过十五,不知不觉间,又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在豫东南光山、商城、新县、潢川交界地带特别是我的老家光山,一直有“十五大似年”的说法,就是说,过十五和过年一样热闹、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究竟“大似”在哪里,还真是有点说道的。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是年后的第一个大节。但我们老家那里没有元宵节这个文绉绉的叫法,一直习惯于叫“过十五”。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意思就是大年三十火要旺,正月十五灯要亮,火旺昭示年景好,灯旺寓意人丁兴,所以除夕夜火盆的火添了又添、一夜不灭,家人围火而坐,守岁接年到天明;十五夜里除了给祖坟送灯外,则是从堂屋到卧室到厨房,还有门口、庭院,以致鸡笼鸭舍、猪圈牛栏,大小房间棚舍都要掌灯发亮,彻夜长明。 多年来,一到十五前后,家家户户忙着挂灯笼、放鞭炮、点烟火。与此同时,猜灯谜、吃元宵、闹花灯、扭秧歌、踩高跷、玩旱船、打钱响子、舞龙舞狮等一大批传统民俗活动像走马灯似的在那片土地轮番上演,还有到祖坟送灯这个必不可少的规定动作,直至把年味推向高潮。这些活动老百姓既是观众,又是演员,虔诚的亲情、孝道得以表达,浓浓的期待、希望寄托其中,那个乐呵劲怎么描写都不为过。因为有人气、接地气,姑娘小伙像过情人节一样借机挑选意中人,收获了比节日本身更开心的快乐和喜悦。 这一系列盛事严格的说是从正月十三开始揭幕,这一天像现在的彩排一样,叫做“试灯”,同时在村里选一开阔地方,全村人舞着龙集聚一起,摆香案,上供品,致开光辞,行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序,就算“开龙光”了,整个十五的活动就正式拉开帷幕。接着龙拜门,家家户户摆香案,烧纸放炮接神龙,每到一家门口,都要由拿龙珠子的人念段头(彩头),说一些吉祥好听的祝福语,随行的人跟着附和,喜气满满。晚上还按同样方式到各家各户闹花灯,孩子们打早就买好的龙灯、宫灯、彩灯、走马灯等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各式灯笼,跟前跟后,尽情显摆,夹杂插科打诨,异常有趣。
正是由于十五的味道似乎盖过年味,而且有祭奠先人的成分在里面,所以老家的人们普遍把它看得比年还重。一个家庭可以没有人回来过年,但是不能不回来过十五。每年的这一天,城里面上演“空城计”,到处人多车塞路堵,人们风雨无阻地赶回老家过十五。
“小小竹棍节节空,劈出篾丝编灯笼,正月十五发着亮,照得天红地也红。”老家的这几句民间小调是对正月十五到祖坟送灯的生动写照,这是我们那里特有的习俗,也是过十五的压轴戏和保留节目。至于这个习俗从何时开始无从考究,小时候听老人们说这是几百年前就有的事,有人还说是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到光山天赐城寻找逝去母亲的坟墓后定下的规矩,传说归传说,反正从我记事时这个习惯就一直没断过。
送灯是一件颇有仪式感的事,各家坟地有远有近,坟头有多有少,一般要送好几代先人,所以需要提前算计买好黄表纸、打上钱印子,再带上足够的香、蜡、纸、炮、竹签子和灯裤,大包小包、肩挑手提,由家族长者带着除过门的女儿(女儿不看娘家灯)外的大人小孩,浩浩荡荡地来到各处先人坟地,一时间漫山遍野都是人、处处皆说送灯事。每到一处,割野草,压坟纸,埋竹签,罩灯裤,天黑时分再上香点蜡、烧纸放炮、磕头作揖、许愿祷告,一气呵成。回到家里,再走一遍烧纸放炮的程序。同时圆灯亮灯,还要送河灯、路边灯、土地灯和孤灯,直到夜深,全家人才坐下来吃团圆饭。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整个夜晚,皓月高悬,香气缭绕,彩灯万盏,焰火冲天,真个是合家团圆,普天同庆,城里乡下,灯火一片,场面煞是壮观,那气场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感受到、体会到。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老家光山的十五送灯等风俗是礼文化、孝符号的一种民俗投影,正月十五一过,年节基本宣告结束,人们渐渐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直到下一年那个同样的日子到来。通过最朴素直观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追思,引导晚辈不负先人、感恩尽孝、记住乡愁。期待在不断传承的基础上为这一传统民俗文化不断注入新鲜健康的血液,真正送一盏思念的灯、感恩的灯、文化的灯、文明的灯!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