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南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写春联


周明金

四十多年前我就开始学着写自己家的春联,写着写着,左邻右舍的春联也让我写,后来发展到同一个生产队的、其他生产队的,乃至全大队所有沾亲带故的,最多的一年写了600多户,从腊月初八写到年三十晚上,光小玻璃瓶装墨汁就用了20多瓶。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因为我深知找人写春联的难处。

写春联是过年的头等大事,那时识字人少,能提笔写春联的更少。但我家很幸运,我的两个姨姐夫都是写春联的高手,每年找他们写春联的排成队。为了避开写春联高峰,我就提前准备红纸去排队。每年去姨姐家写春联非我莫属,一是我能记住上联下联,能记住对文,知道其寓意,二是我知道姨姐的家。我两个姨姐一个住在街上,距离我家十多里;一个住在本大队,距离我家三里多。街上姨姐夫是高中语文老师,只有小年之后放了寒假才有时间写,求他写春联的人特别多。要写春联的人先把红纸放他家,他记上名字以及需要几副条对、几副罗汉对、几个独扇门、几副门边、多少过联,鸡圈、猪圈、驴槽、石磨、水缸之类也不能少。然后过几天去取,如果遇到雨雪天气,步行来回,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去本大队姨姐夫家写春联,相对方便些。我都是清早起来就去,怕去写春联的人多,得排队。

去到他家,姨姐张罗早饭,姨姐夫洗漱完就开始裁纸、叠纸、研磨、润笔。所需什么样的对子,姨姐夫了然于胸。一切准备就绪,姨姐夫翻翻《春联集锦》或《新春联》,选择写着得心应手的对文,用镇纸压住,边看边写。我扯着纸头,一联写齐了,我双手托着放到里屋的地上晾着。对文无外乎,“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等诗词,“春风杨柳鸣金马,晴雪梅花照玉堂”“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旭日临门添百福,春风得意纳千祥”等应景的对文;偶尔也写“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子孙个个贤”“爱子孙莫若积德,树门庭还是读书”“和顺一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等励志的对文。

姨姐夫把春联写齐了,姨姐的早饭也做好了。吃完饭,春联也晾干了,卷起来,用线绳捆住,就可以拿着回家了。卷春联也是有学问的,要从两端往中间卷,免得纸头被风吹破。

年年去姨姐夫家写春联,偶尔也把姨姐夫请到我家里写。左邻右舍也都跟着“沾光”,所以姨姐夫不愿来家里写。

我高中毕业那年春节前,又去姨姐夫家写春联,姨姐夫说:“姨弟,我教你写春联吧!”于是姨姐夫手把手从裁纸、叠纸教起。“从上联写起,一边写,一边默背对文,不能漏字,更不能写错字!”还让我自己提笔写了一副。我很快掌握了写春联的要领,第二年我便动手写自己家的春联。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识字的人很少,能够提笔写春联的更是凤毛麟角。当时市场上又不允许卖春联,因此,到了过年,家家户户投亲托友,请“先生”写春联。“先生”大多是中老年人,精力有限。裁纸、研墨、书写,一天根本写不了几户人家的,“先生”累了,急了,就托病或说有事外出躲起来。

现在集市上到处都是卖印刷春联的:正、草、隶、行;颜、柳、欧、赵;黑色字、金色字、镶边字,琳琅满目,需要什么样的春联?喜欢什么内容?自己挑选,然后结账。简单、方便,贵是贵了些,但不用求人写春联了。

腊月集市上,如果看到有卖手写春联的,我就会和摊主聊会儿,聊到兴起,挡不住摊主央求,难免一时手痒,就会提笔蘸墨,当场献丑,过把写春联的瘾。

写春联是我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每年过年仍然自己动手写春联。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