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台剑波
在新县陡山河乡刘湾村的一座山上,蜿蜒着10余公里的育林路,四周满目青翠的树木。村里有位老人名叫李大华,其老伴儿名叫徐绪祥,俩人年龄加一起快170岁了。李大华更是一名党龄超过60年的老党员。实在难以想象,他们会是这山、这路、这林的“主人”。老两口勤劳善良、以德治家,是远近闻名的和睦家庭,被评为信阳市第三届文明家庭。
40多年前,李大华和老伴儿与荒山较起了劲儿,把家安在了山上,啃下一块块“硬骨头”。40多年来,他们绿了荒山百余亩,植了10万余株树,修了5840米育林山路,硬是把荒山打造成“桃花源”。
李大华现年85岁,陡山河乡刘湾村人,1992年3月被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国家林业部共同授予“全国三八绿色奖章”荣誉称号。丈夫徐绪祥现年84岁,信阳市第一届人大代表。两人从年轻到年迈,始终坚持为林业工作奔波劳累,从1978年至今,将一生时间奉献给了绿水青山。1989年8月,徐绪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在20世纪70年代,小小的刘湾村风起尘土飞扬,雨落处处滑坡,贫穷、饥饿笼罩在村民头顶挥之不去。缺衣少粮的乡亲们大规模毁林开荒,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山间溪流逐年减少直至枯竭。“一人种三亩,三亩吃不饱”,这句广为流传的谚语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让山绿起来,徐绪祥横下一条心,干!一把铁镐、一把铁锹、一担竹筐……1979年,徐绪祥与妻子李大华在自家的自留山上忙活了一个冬天,除杂草、整坡地、栽树苗,硬是靠着两双手种下了500余株杉木苗。经过两年的辛勤管护,曾经沙尘飞扬的山地被一片绿意盎然的杉木林所取代。一排排整齐的杉木承载着徐绪祥的希望,也坚定了他植树造林的决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这一干,就是40年。夫妻俩从满头青丝到苍苍白发,村前的土崖荒坡也从茅草丛生到满山披绿。他们先后在350亩荒山上栽种树木10万棵,修建育林山路10多里,砌石岸5840米。这里的一草一木无不见证着夫妻俩40年植树护绿的艰辛历程。
如今,已届耄耋的徐绪祥与李大华有些步履蹒跚,却还是习惯相互搀扶着到林区转转,慈祥的脸上流露出看护孩子般的柔情。谈及自己的“伟业”,老两口从容一笑:“我们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希望后辈们能守好新县的山山水水,造福子孙后代。”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