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金
有水的地方就有鱼,除藏族外,很少有不吃鱼的。因此,就有了“红烧鱼”“酸菜鱼”“糖醋鱼”“水煮鱼”“椒香鱼”“筒鲜鱼”“啤酒鱼”“番茄鱼”“清蒸鱼”“石锅鱼”“酥鱼”“汆鱼”“剁椒鱼头”好几十种做法,当然也少不了固始的“面炕鱼”。
据说“面炕鱼”还能与朱元璋扯上关系:朱元璋小时候讨饭到了河南,认了个干妈竹四奶奶。干妈厨艺不错,变着花样让朱元璋大饱口福。一次,朱元璋兵败安徽徽州,逃至河南干妈家,腹中饥饿难熬,由于连年兵荒马乱、灾情不断,干妈家里也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正巧门前池塘干了,捉了不少小鱼、小虾、泥鳅和黄鳝,干妈剖洗干净,准备煮鱼、贴馍招待干儿子,怎奈缸里的面不够做一个鸡蛋大的馍,为了多吃几顿,只好把面撒到鱼身上干炕,炕好后到园里摘条丝瓜一起炖。虽然缺油少盐没有佐料,朱元璋却觉得味道十分鲜美,吃得非常高兴,问干妈:“这是什么美食?”干妈顺口答道:“面炕鱼”。
“面炕鱼”就定格在朱元璋的记忆里。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和吃不尽的山珍海味。可时间一长,都觉得腻味了,忽然想起当年干妈为他做的“面炕鱼”,因此就命御厨给他做。不管御厨使用什么食材,添加什么佐料,就是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为此,杀了不少御厨。他的军师刘伯温怕朱元璋再滥杀无辜,就派人去接他的干妈。
此时的干妈年事已高,朱元璋问干妈:“御厨为我做的‘面炕鱼’为什么没有您当年做的好吃?是不是他们笨啊?”干妈语重心长地说:“肚饥好下饭,那是因为你饿啊!”朱元璋幡然悔悟,后悔自己一时糊涂错杀无辜。
“面炕鱼”的原料可以是鲫鱼、鲤鱼、小黄鱼,可以是草鱼、乌鱼、鲢子鱼,味道极鲜的还是小河里的杂花鱼(有名字的鱼和叫不上名字的鱼的统称)。现抓的活鱼,刮掉鱼鳞、去除内脏,洗净撒盐腌制片刻,沥干水分裹上面粉,干柴小火,地锅煎炕。
“面炕鱼”有两种炕法:一种是直接滚上干面炕;一种是打上鸡蛋,放少许面粉搅和均匀,类似于“面炕鸡”的炕法。两种炕法各有优缺点,前者炕出来的鱼吃着味道鲜美,但炕鱼时容易糊锅,会有焦苦味,影响成色和口感;后者炕鱼时不容易糊锅,但不及干炕吃着香。
炕鱼时,先在锅内加入植物油烧热,将鱼块或整条小鱼均匀放进热油锅中(防止粘连),小火慢炕,一面炕黄后翻至另一面,直到两面炕至焦黄,将炕好的鱼块铲起备用;锅内再加油,放入姜片、花椒、蒜等,爆香后加入适量水烧开,然后倒入炕好的鱼块,根据口味,炕鱼可以炖豆腐、蘑菇、豆皮、面皮、丝瓜,待炖好后放入少量西红柿提鲜,同时加入适量猪油增味,煮十分钟左右,看汤已经很浓的时候关火,起锅装盆,撒上香葱段即可。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