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打通移民增收“最后一公里”


商城县大力发展水上光伏电站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本报讯(洪 兰 岳昌海)“韩冲是个典型的移民村,现有移民256户717人。县水库移民安置服务中心为了帮助移民增加收入,在村里的水塘新建了两处60千瓦级的水上光伏电站,这下俺村又多了个‘绿色银行’!”6月19日,商城县汪岗镇韩冲村党支部书记胡正华高兴地告诉笔者。

胡正华所说的水上光伏电站,目前在该县13个乡镇53个移民人口在100人以上的移民村均已全部建成并网,年效益在150余万元,直接用于村集体经济和核定的困难移民户,以产业帮扶的形式打通移民增收“最后一公里”,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商城县域内有大、中、小型各类水库162座,塘、堰、坝2100处,水域面积133平方公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兴修鲇鱼山、铁佛寺等水库,产生搬迁移民近7万余人。近年,为扎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商城县水库移民安置服务中心把打通移民增收“最后一公里”作为服务移民的第一要务。

“帮咱们移民群众增收致富,当务之急就是搞好调查研究,摸清楚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该中心主任朱梦阳有着自己的考量。

带着这一“课题”,朱梦阳带领技术人员,对观庙、汪桥、余集等乡镇的移民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走访调研。经调查发现,借助塘、堰等闲散水源,建设“渔光水上”互补发电项目,可以增加当地村集体经济及困难移民的收入。同时,在闲置水面建设光伏发电站既不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又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闯出了一条全新路子。

说干就干,在做好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该中心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经召开动员会、群众座谈会、技术分析会、建设论证会等,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示范带动强引领。该县成立水上光伏电站专班,将鄢岗镇祁楼村等地确定为项目示范点,每个点建立一座60千瓦的光伏电站,发电收益用于帮扶移民困难户,每户每年2000元,共持续30年,余下收入归村集体经济所有。精心开展项目建设。会同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水利和项目所在乡镇、村及广福公司,对项目立项、实施、建设和后期维护等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把关。据悉,该项目共惠及移民群众19596人,每年补助移民困难户265户。此外,光伏电站均采取招标形式,采用单晶硅光伏电板、华为高效能转换率逆变器等当前市场最优光伏组件建设,据测,一个60千瓦电站年收益在2.6万元至3.2万元。科学管护见成效。项目建成后,在通过专业验收后全部交付给商城县光伏公司进行专业免费维护。目前,所有水上光伏电站在不影响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情况下已进入并网发电的高效运行期。

“商城县有着光伏扶贫的成功经验。如今县移民服务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准政策、精准创新,为拓宽困难移民增收渠道、赋能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商城县副县长甘尚坤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