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擦亮乡村振兴的美丽底色


本报讯(记者 张 勇)新集黄灿灿的油菜花掩映着豫南民居,令人陶醉;淮河岸绿油油的麦苗伴随着一路桃花,春色无限。最是春光无限好,城市居民走出户外,在平桥大地上感受乡村振兴的美丽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乡村美了,农民富了,农村正成为城市人放飞心情的向往。”3月12日,在平桥区明港镇新集村游玩的市民张向东无限感慨。

为让村庄“净”起来,平桥区在全市率先采取市场化模式,推行“农户分类、村组收集、乡镇转运、区域处理”方式,实现了农村垃圾治理常态长效。同时,在“扫干净、放整齐”的基础上,在新集村、郝堂村、陆庙等村庄率先实施垃圾分类,建立村级资源分类中心,探索出“农户初步分类、保洁员统一收集、资源分类中心再细分”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绿色发展模式,并建立“互联网+”智慧环卫管理平台,通过卫星定位、视频监控等方式对环卫业务全程实时管理。

坚持同收同治,做好“水文章”。积极探索改厕与污水治理有效衔接,在邢集、兰店、震雷山等乡镇试点引进“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德国自动化控制系统”一体化小型设备,同步处理农村灰水、黑水,实现村庄生活污水、厕所粪污同收同治。全区已累计改厕3.75万户,乡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2%,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9座,实现了改厕与水环境、水生态相适应相协调。

“面子”干净了,气质提起来。邢集镇依托天目山绿色生态资源,打造豫风楚韵的山乡民居;彭家湾乡引进社会资本,打造花海乡村;甘岸街道着力推进“四季花海、豫见江南”项目,目前,7大花海片区基本成型,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同时,该项目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每年可安排出山店水库移民和当地群众500余人稳定就业,人均年工资2万元以上。

绿色为底、文化为魂、产业为基。平桥区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引领,保留乡村原有风貌,尊重自然规律、乡村肌理和群众意愿,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搞大拆大建,实施“六改一增”,精雕细琢,着力打造望山见水、留住乡愁的豫南特色村落。目前《画家画出的小山村》郝堂与《被干净唤醒的村庄》新集南北呼应,豫南特色宜居乡村遍地开花,全区成功创建“生态乡镇”5个、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9个、“四美乡村”33个、“五美庭院”5070个。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