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茶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跨越上站奔下站


一个环保节能标兵(完全自封的),全副武装地(可以自行想象),在自家卫生间里照镜子。此刻,卧室设定为20摄氏度;卫生间没开暖风,17摄氏度。

那“标兵”一边捋头发,一边大声叹息:“这一年,头发噌噌地往下掉!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你猜出来了,那“标兵”就是本人。

“标兵”的毛病不止这一个:牙疼着,断断续续一个多月了。不敢去医院补牙,怕沾上“阳”。在这节骨眼儿上,也不能去,医疗资源要留给老弱病残,咱不添乱。

回望艰难的2022,疫情“排山倒海”。发着烧的,挣扎着;担心发烧的,迷茫着。与病毒作战,苦不堪言。虽说重症不多,但个中滋味,够你写出文章一大篇。

小区物业管家告诉我,他们全体阳过,已经阳康上班了。居委会主任告诉我,他们那里仅剩二人暂且还阴着。而我的闺蜜们,一个几乎全家中招;一个阴阳各半,好在她家房子够用,阳的住一套,阴的住一套。

有院士警告了:新冠疫情的心理影响,或持续10至20年……

2022年岁末,各地报纸大张旗鼓地征订着。即便一年订费360元的,看一天报纸,仅需1元,便宜得令人唏嘘。而一些准备退出历史舞台的,也相继发出“最后的灿烂”。

“每一次告别,都是为了在下一站相遇。”2023年休刊的《绵阳晚报》这样告知读者。标题是如此煽情!好奇的是,下一站,哪一站?面对历史的必然,容许你千思百想。

虽然感染潮造成了很大冲击,但我国各地,正在逐步稳住阵脚。

可喜可贺,北京的晚高峰,又开始堵车了。12月29日,“今晚我自己开车走二环,双向巨堵!”李艳秋小妹妹在朋友圈这样描绘。最吸引眼球的照片,当属人民日报社记者雷声拍摄的:“12月27日傍晚,北京市东三环国贸桥上车流不息,马路上重现繁忙景象。”此图片,极大振奋了北京人民和全国人民。

但愿证明,疫情高峰正在过去,热闹的北京又回来了。曾几何时,万人皆骂的“京堵”,在受够了萧条冷清的人们眼中,成了一剂“强心针”。

真有懂地理的。我的101中学的小学弟刘雪松看了人民日报社记者雷声拍的照片,这样内行地“解读”:“此照片,应该摄于三环国贸桥。拍摄位置,从北向南,三环内光华路嘉里中心。楼层高度,应该在45层160-180米高度。”

OMG,如此专业,惊得我,眼珠子掉下来!

问:“你是学地理专业的?”小学弟不无嘚瑟地回答:“我是学建筑学的,城市规划、地理、建筑物理,都是必修课。”

更为振奋人心的消息又来了:“京津冀核心区一小时交通圈建成!”京津、京雄、京唐、京石、京秦、京张、京承。七条线,浩浩荡荡,公路、铁路都有,保你一小时到北京。

首都建设报的摄影大腕周宇杰,马不停蹄,跑了一个星期,又是拍照片又是做视频。还恳请大姐我,帮忙宣传宣传。国家重点工程,京津冀的大事,咱模范公民,责无旁贷。

不可思议的是,去年十二月正值疫情“海啸”,小周同学跑跑颠颠的,去了这么多地方,结果,竟然还是“小队长”,“一道杠”!而不少人,仅上了一天班,就莫名其妙阳了。

病毒这坏东西,还真有个性。

“因为马不停蹄,所以羊追不上。”襄阳小兄弟谢勇幽默地说。

家里也不是没有好消息:俺的孙女,才13岁,就拿到国家三级运动员证书。女子垒球,U12级别。这个年龄段,应该算最低限了吧。

我想对孩子说:宝贝儿,只要你玩得高兴,身体健健康康,什么证不证的,统统都是身外之物。

我家的红掌又开花了。典型的劳模范儿,一年四季,不知疲倦。

今天我又种下一棵白菜头,看它能否伴随我们全家,进入春节的不阳“决赛”圈。

今年,或者未来哪一年,会不会比刚退场的2022更悲催?不知道,也不必琢磨。只想拿出百分之二百的诚恳,大声呼吁:不要内卷,不要撕裂,给自己鼓励,给大家信心。

人类存在200万年了吧?据说300万年前南方古猿出现,其中一支逐步进化成直立人,出现在非洲,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自问世起,人类一直在同各种不利因素作抗争,才得以生存,才获得发展。倘若没有勇气,没有智慧,那么,对不起,除了做化石,你没有任何用途……

每年除旧迎新之际,聪明的国人总有数不尽的至理名言涌出,让我等如同打了鸡血般亢奋。例如这句:“天如果总是不亮,那就摸黑生存;一旦看到了曙光,那就立刻起飞。”

太励志了。

我飞不了。没有翅膀,膝盖也不灵光。但,我出门了。

坐在太阳晒暖的长椅上,大口呼吸室外冰冷清新的空气,远远地向邻居们行“注目礼”。然后,深情地注视着2023年的大地,畅想着后疫情时代的种种美好;然后,肆无忌惮地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