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旅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信阳第一古寨——三里店寨(中)


朱德顺

(接上期)

二、码头兴衰

清末民初,浉河汇聚信阳西南山冈溪流,一年间大多时间,尤其是汛期,浉河水深清澈,是天然的货运码头。浉河作为淮河上游重要支流,最早源于浉河区谭家河乡与湖北省应山交界的韭菜坡,由西南向东北流经信阳浉河、平桥二区,于罗山县顾寨村注入淮河,在江苏扬州和长江交汇,最终汇入东海。畅达的水系使信阳和江淮沿岸城市交流日益频繁。

乾嘉年间,浉河系土河,河身狭窄河中深,适合通行较大船只,江淮之地货物溯浉上驶,航行极为便利,淮河上游大多数货物在这里转运。

清中叶人口暴涨,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南汝光道,领南阳府、汝宁府、光州以及今随州周边诸县共30余州县政治、兵事等事务,因南汝光道道衙设在信阳,道辖地区货物通过淮河河运与信阳东南及全国水网联通,三里店成为仅次于商务最为发达的“一县之冠”五里店寨的浉河上游最大的货物码头和信阳城外最大的货物集散地。三里店北岸按照浉河水深浅设立三个码头,当地人称“三道摆”。在陆路交通极不便利的清末民初,水上运输为信阳货物流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南方的盐、丝绸等商品逆流运到信阳,信阳山货、茶叶也源源不断输往南方诸地。

就连避暑胜地鸡公山上的外国传教士大多是从山下李家寨老李湾码头经由震雷山下两河口,最后在三里店渡口下船,或换乘船只顺流而下,或进信阳城传教、访友、购物。2019年拆迁前的三里店古寨里还有不少房屋窗户仍保持着欧式的拱形造型,这不能不说是清末民初三里店民居建筑中西合璧的一个缩影。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浉河洪水泛滥,上游冲下来的砂石将浉河航道填平,深处不过三尺,商船无法通行。三里店码头附近船民,改用吃水少的竹排运输货物,三里店航运日渐衰微。1902年,京汉铁路通车后,三里店商贸经济全面走向衰落。1931年夏,信阳大雨狂泻两天一夜,山洪暴发,三里店寨等临河民房倒塌千余间,人畜淹没无数。后有志之士组织以工代赈,在三里店浉河两岸修筑石坝九座以绝水患。在1956年南湾水库建成后,三里店作为浉河上游航运码头的历史使命正式终结,昔日的繁华和忙碌都变成了过眼烟云。

三、水寨形成

信阳城西南多山,清中后期,随着太平天国、捻军的起义、红枪会及地方团练的盛行,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出于自保,信阳乡民纷纷在周边山区修筑寨堡。民国以来,战乱频仍,修寨数量和规模更是空前暴增。仅《重修信阳县志》记载的明清至民国时期信阳辖区寨堡就有434座,其中修筑于民国时期(1916年-1934年)的就达360座。众多寨堡是依靠地方士绅捐资或家族公产收入等方式修筑。

寨堡是特定的历史产物,山寨构成了信阳寨堡的主体。借助信阳城西南山峰的悬崖峭壁作为天然寨墙,既可就地取材,节省筑寨成本,亦可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功效。

与信阳西南山区山寨不同的三里店古寨,是建在信阳城南关对面浉河南岸的水寨,堪称信阳寨堡一道独特的风景,被誉为“信阳第一古寨”。

《重修信阳县志》记载:“三里店寨初仅贫市,道光中盐业发达,始称极盛。咸丰四年陷于发匪(太平军蔑称,作者注),损失无数。城绅张义山募修,石寨高二丈三尺,周二里,商民资以保卫,与县城相犄角。”

从上述记载中看出,三里店因盐而盛,因匪而乱,直至清咸丰年间修筑寨堡以求自卫。清代信阳城有淮盐、卢盐(产于渤海湾),又有井盐(产于平顶山),盐价平易,而周边湖北盐价倍于信阳州市盐,三里店码头因此成为盐商、盐客的落脚地。当时信阳城有资质的盐商就达48家,清末最多时集聚三里店码头的湖北盐贩有1500人左右(见《信阳市商业志》)。

水运、商贸、物流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三里店的财富集聚,也招引太平军、捻军以及匪盗的觊觎,为了确保航运通畅,保护商户财产免遭抢掠,信阳城士绅张义山捐资兴建三里店寨,寨高二丈三尺,周长二里,寨墙除南北两个寨门是青砖砌筑外,其余都是大小不一的片石垒砌,很是坚固。寨内有一条街道,两侧都是商铺、柜房、仓库。每逢航运旺季,这里舟楫繁忙、人头攒动,各类商品堆积如山,划橹声、叫卖声、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