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采访组)1月5日上午,百花之声各代表团会场内气氛热烈、温暖如春。出席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预算报告。
代表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有亮度、有厚度、有温度,提出目标接地气、能落地、可持续,是一个符合时代需求、符合人民期盼、符合信阳实际的好报告,必将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为实现“美好生活看信阳”共同愿景而努力奋斗。
聚焦报告内容,代表们畅谈履职感受、积极建言献策。杨洪越代表建议,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要大抓实体经济,积极调整政策、把握机遇,完善多元化招商引商机制,形成政府招、企业引、部门亲的全方位安商惠企氛围。要着力破除机制制约,在厂房建设、厂区改造、产业调整上给予企业鼓励支持,让企业入驻即生产,优化企业入驻、建设、投产流程,努力构建产业兴、就业稳的繁荣景象。
熊政栋代表建议,面对双循环发展格局和苏信对口合作机遇,豫东南高新区要坚持规划先行,夯实基础支撑,强化要素保障,落实“三化三制”,围绕打造创新协同发展区、产业转型升级版,专心谋发展。要聚焦数字服务中心、信阳师院理工学院、高铁站、高新园区、风景园区和未来社区等6个引擎,有序加快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战略突围和质的飞跃。
余国忠代表建议,要持续推进诚信政府建设,持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自我革命,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要努力做好问题楼盘化解工作,保障群众利益。要持续化解“大班额”问题,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发展。
许飞代表建议,要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着力培养一批品德好、懂经济、有技术、能带富、会管理的集体经济从业人员,同时健全优化产权和收益分配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鼓励村干部和乡村人才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要加大对小微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扶持力度,扩大贴息对象、缩减不必要审批环节、适当延长还款周期,真正发挥好金融“及时雨”效应。
代表们还就深化苏信合作、促进产业升级、推动职业教育、加快文旅融合等建言献策。在审查计划、预算报告时,代表们认为,报告服务发展、聚焦民生,数据翔实、客观可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