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旅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信阳城第一古街区——鲍氏街(上)


朱德顺

浉河区鲍氏街位于今老城街道和美广场后“中国茶都茶文化第一街”周边,南起浉河公园,北至东方红大道(原县前街、大公馆街),东临统一街(原观音堂街),西接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全长560米,整个街区呈F型布局。鲍氏街老街区林林总总分布着信阳老县衙(今浉河区人武部)、文庙、周公台、倒坐观音堂等古建筑,是老信阳著名的古街区,也是申城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

《重修信阳县志》记载,乾隆年间鲍氏街处有一街三巷:即鲍氏街和鲍氏街东巷、鲍氏街中巷、鲍氏街西巷。《河南省信阳市地名志》载,新中国成立后鲍氏街西巷改为民主路,1966年改为东方红路,1982年改为鲍氏街一胡同。鲍氏街中巷新中国成立后改为鲍氏街,1966年改为兴无街(取自“灭资兴无”),1982年改为鲍氏街二胡同。鲍氏街东巷1966年改为兴无街,1982年改为鲍氏街三胡同。在鲍氏街居民生活中,从来没有一、二、三胡同之说,所有门牌统一标注的只有“鲍氏街”。

鲍氏街始建于元代,最早是元末镇守“义阳三关”的余姓武将私宅,元灭后,余遂变卖城内房产,迁居信阳城北长台关。该街区逐步扩大渐成达官贵人的居住街区。

关于鲍氏街名称的由来,流传最广的是明末李自成攻打信阳城之前,曾潜入城里刺探军情。路遇一鲍姓大嫂怀抱娘家侄儿,却让自己更小的儿子地走。得知详情后,李自成为大嫂良好的家风和情义所感动,给这位大嫂一面旗子,嘱其回去后立即插在自家门头可保平安。鲍姓大嫂联想到近日有李自成攻城传闻,便告知四邻八舍。一夜之间整条街家家户户都插上同样的旗子。几天后李自成攻下信阳城后,打到鲍氏大嫂居住的街区时,看到满街门头都插满小旗子,便绕街而行,秋毫无犯。为了感念这位有情有义的大嫂,人们将这条街称为“鲍氏街”。

另据资料记载,明代已有“鲍氏街”名称,其由来源于信阳城南三里店鲍家山(今弘昌运动城小区内)曾是鲍家祖坟。鲍家后人发达后进城在鲍氏街处购房置业,遂被人称为“鲍氏街”。

无论鲍氏街名称是何由来,有一点是共识,那就是鲍氏街是明、清、民国时期信阳城内核心居住街区,街区刘、方、冯、鲁、危、杜、乐、徐、孙、田、王、魏等姓氏达官贵人深宅大院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中书第”。

“中书第”建于明末清初,是宣统二年(1910年)内阁中书(清代从七品辅佐主官文职官员)刘子荣私宅。刘子荣(1871-1925年),字镜珊,信阳城鲍氏街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就读豫南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乡试中举。后任子贡祠高等小学堂堂长、两等小学校长,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信阳县劝学所所长(教育局局长),亲定学校章程,整顿学款,发展教育,对信阳教育事业和培养人才作出贡献,被誉为信阳学界先导。清宣统二年(1910年)考取内阁中书。民国元年(1912年),刘子荣当选河南省议会议员,其所提议案,言辞锋利,因此遭人枪击伤腿,见者无不战栗。刘子荣却镇定自若,笑言:“为三千万(当时河南人口)同胞流血,虽死何憾”。民国四年(1015年)曾任河南获嘉、南召和四川夹江等县知事、县长。任上力革陋规,开渠利民,通商惠工,赈灾济民,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政事之余,刘子荣著书立说,有《壶园判牍》《中国旧闻》《巴蜀闻见录》《辛亥日记》《七峰辞啸庵诗》等数十卷文稿传世。他的书法造诣深厚,笔力遒劲,自成一体,“中书第”大门上的牌匾即是刘子荣亲题。“民国”十四年(1925年),刘子荣在开封病逝,后迁葬信阳。

(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