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丽君 王 丹)“这是汪河小学60年前的铃,一声是下课,两声是上课,连续响是放学,我特意收藏到我们非遗文化艺术展览馆中来,特别有纪念意义。”10月23日,在新县汪河民俗非遗文化艺术展览馆中,一群游客正在认真听着馆长汪心恩的讲解。
踏进展厅,旧式照相机、斑驳的陶罐、昏黄的油灯等老式生活用品,犁、打谷机等传统农具一应俱全,这些见证岁月的老物件还被细心地挂上了“工作证”。墙上一幅幅农耕时代摄影作品展示了昔日的生产生活场景,满载着浓浓的乡愁。
“这里的每一件藏品都是我精心收藏而来的,每收集一件就感觉像是留住了一份乡愁。”汪心恩说。
学生研学、游客访古、藏友交流……展览馆建成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线上线下参观人数80多万人次,这里已经成为乡村情景式教育的鲜活课堂。
“今天我们一家慕名而来,不仅想重温儿时同父母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也想带孩子长长见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当代农业科技的进步。”游客张先生说道。
据了解,该展览馆位于新县陡山河乡白马山村,已于今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现有5700余件实物、图片及影像资料,通过“实物+图片+诗词+简介+故事”全景式陈展方式,生动还原了一幅幅传统农耕生活场景,让陈展更具趣味性,增强了参观者的体验感,诠释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