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茶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父亲其人


王新民

父亲其人?纵观其一生,父亲就是这么“五种人”。

信仰坚定的人。父亲王聚德1927年出生在太行山下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共产党、八路军来了,家里分了房子分了地。不久,他就参加了革命工作,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秋随刘邓大军南下,留在豫南的新蔡县参与当地的解放事业、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1963年工作调动到信阳。父亲不忘初心,心无旁骛,对党一颗忠心,对群众一片赤子心。他荣辱不惊,经受考验,并时刻告诫子女要相信组织、相信群众,永远跟党走不动摇。面对党内和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他深恶痛绝,他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腐败分子早晚跑不了。”

克己奉公的人。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们,不是自己的不能要、公家的便宜不能占。他为官清正,不搞以权谋私。从县里到地区,他多次谢绝和抵制与自己身份有关的工作安排和调动,没有一个子女是在他所在的部门或下属单位工作。他严于律己,反对拉拉扯扯、请客送礼。改革开放以后,有些年请客送礼盛行,他感到很不适应。一次在外地开会,会上每人发一份纪念品,他没有接受,后来人家把纪念品送到家里,他硬是让人退了回去。他说:“我管不了别人,但一定要管住自己!”他宽以待人,胸怀大度,不计个人得失和恩怨,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他曾主动让级,把晋级指标留给子女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志。

勤俭朴实的人。父亲十五六岁时爷爷因误食野菜不幸去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全家生活的重担压在了他稚嫩的肩上,他从小就饱受了生活的艰辛,就懂得了勤俭持家。他一生节俭,穿戴甚至比不上一般人,因此曾遭遇两次尴尬,一次是带队到驻马店调运救灾粮、一次是上级领导到县里检查工作,门岗和警卫人员见他穿着补丁衣服,不像个县长,硬是不让他进门。他吃饭简单,淡饭粗茶,常在饭桌上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道理,不允许我们掉一粒米、剩一口汤。他在家时总闲不住,修修补补、敲敲打打的活他都能干,不少生活用具都是他动手做的,弟弟说他简直是个“小炉匠”。

孝老爱亲的人。父亲在工作岗位上是人民公仆,在家里是好儿子、好兄长、好丈夫、好父亲。父亲弟兄三个,他是长兄,爷爷去世后,他既是兄长,又当“父亲”。参加革命离家后,他挂牵着奶奶,进城后就把奶奶、姥姥、姥爷一起接过来尽孝心。二叔没有孩子,奶奶和两个姑姑找父亲商量,从我们兄弟中过继一个,父亲虽不舍,但还是忍痛和母亲一起,把不满四岁的五弟送到二叔身边。回来后,父母总是放不下,甚至还暗自掉泪。五弟很争气,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教书育人。父母工作一直都很忙,他们共同承担家务,单位来人汇报工作,总见他不是戴着眼镜在缝缝补补,就是带着围裙在炒菜,还目睹他展示跟姥爷学会的做红烧肉、炸油条糖糕的厨艺。父亲对故乡有深厚的感情,关心那里的经济发展,自掏腰包扶持村里建设项目。每次回乡,他都闲不住,走走亲戚、看看四邻,问寒问暖,慷慨解囊,像撒胡椒面一样尽力资助亲邻和村里困难户。

多才多艺的人。父亲只上过3年私塾,但他勤奋好学、边干边学,水平能力与学历文凭不相匹配。最初他当过儿童团长、民兵队长,21岁当区长。他曾是《长江日报》《河南日报》特约通讯员,撰写过反映其参加剿匪经历的报告文学《打“虎”记》;他南下时任连指导员,背包上绑着胡琴,一路上教新兵唱歌。我记事起,就经常见他弹奏中山琴,唱当年流行的红歌。

父亲离开我们22年了,常在梦里见到他。历久弥新,历久弥香,历历在目,做人就要做父亲这样的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