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列车员的心 三伏天的情


本报记者 常 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斯是慢车,唯汝德馨……”三伏天里,在羊山新区前进街道千禧社区,作为信阳—上海南K752/K751次乘务2组列车员,热心市民鲁国栋只要一休班,就像奔驰的列车一样,活跃在街道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主战场上,和社区未成年人一道学习古典文学,总是念念有词,好不怡然自得,小区居民也亲切地称他“鲁秀才”。

十年前退伍的鲁国栋,已经进入不惑之年了,皮肤黝黑,笑容憨厚,喜爱古典文学,秉承了军人艰苦奋斗、踏实肯干的作风,什么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堪比特种兵。拥有20年党龄、十多年军龄的鲁国栋总自豪地说:“党员,就得对得起胸前的党徽啊!”2019年参与社区党员报到以来,鲁国栋积极参与社区各类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尤其是发挥个人的书法特长,主动利用寒、暑期,挤出休息时间,为社区孩子们上书法课等;每年春节前,他都要和其他书法爱好者踊跃参与社区的义务写春联、送春联活动。

“人民铁路为人民”,这不是口号,而是承诺,是所有“铁路人”的初心。而只有融入了对这份工作的极端热爱,才能干好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偌大的铁路系统里,鲁国栋就是千千万万“铁路人”的代表。8月9日,K751次上海南—信阳的列车到达杭州南站后,鲁国栋协助拄着拐杖、腿上打着石膏的于志洋老人登上4号车厢,并帮摆放好行李,又为其端来热茶。了解到于师傅是在工地上打工受的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好不容易买到中铺,可又不方便上到中铺,鲁国栋忙前忙后,多次协调,终于帮于师傅调到了下铺……列车到潢川站时,由于站台较低,于师傅行动不便,鲁国栋不顾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坚持把老人背下车来……旅客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于师傅也感动道:“还是家乡的车温暖!”8月16日,千禧社区组织委员董玲向记者介绍:“对于老鲁来说,这样的典型事,不胜枚举。”

8月18日,鲁国栋告诉记者,他每上4天班轮休4天。“作为服务行业,尽管是慢车,但是列车员的心要像这三伏天一样,给广大乘客以温暖,才能忠实地实践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与使命!”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