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华
四月,春暖花开的时节。
这是一天的课间时间。下课的铃声响了,我放下课本,宣布下课。我是新来的教师,教授历史。由于和其他老师调课的原因,今天得连上两节课。这是给他们第三次上课。这里教育基础设施还不到位。四月天,教室的寂静里,有一股股青春的热浪,向我涌来。我喜欢这充满生命活力的热度。
对于下课,小朋友们一时竟然没有反映。不过他们很快就明白过来了,立即像一群欢快的小鱼,从讲台前边快速游过,他们甚至挡住了我的去路。
“老师,你坐这儿,我们给你按按肩膀吧!”这是我身后传来的声音。我回转身,几个小女孩围了上来,她们已经搬了一张子凳子放在我身后,要给我按摩。我的心猛地激荡了一下,那里瞬间充满了感动和温暖!我坐了下来,她们像一群喧闹的蝴蝶,在我的周围,飞呀飞。
教室里空荡荡的。最后一排却有一个小女孩,她正紧张地窥视着讲台上发生的一切。我看她的时候,她也在看我,我俩眼神交汇时,她慌忙低下了头。看来,她没有走上前来、参与我们的勇气。
我小声地问了其他同学她的名字,离开讲台,走到她身旁。她站了起来,依然低着头。个子不高,身体纤瘦;前面的刘海已经盖住了她的眼睛,头发也可能好久没洗了。她内向,没有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余晓玲,我弯下腰,盯着她,喊了她的名字。请你看着我,好吗?
她抬起了头。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里面回旋着羞怯。
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她点了点头。
经过交谈,我了解到她是留守儿童,跟随奶奶生活。奶奶的身体不好,小姑娘平时自己洗衣、洗头、做饭。
我找出梳子,给她梳理出两条小辫,她一下变得清爽许多。临行,我告诉她说,爸爸、妈妈不在家,你要学会照顾自己;生活学习上有什么困难,随时告诉我哦。她抬起头,看着我,深深地点点头。
这天夜里,和闺女聊天。
余晓玲同学你认识吧。
认识呀。怎么了?
她的头发长得扎她的眼睛,你送她两个发夹,可好?
好啊。闺女爽快地答应了。哎,妈妈,旧的不好,给她买新的发箍吧。女儿补充道。
我和闺女惦记着我们的约定。次日,我们在前门大街的店里精心挑选了两个红色的状如蝴蝶的发箍。
又一个课间,我把她单独喊到楼梯口处。
她的头发依然耷拉在眼睛上面,看我的眼神,仍有闪躲。
给你买了两个发箍,来,帮你戴上,省得头发扎眼睛。我边说边给她戴上,一只火红的蝴蝶,在她明净的额头上展翅欲飞!她接了另一个发箍,微微地躬身,道声谢谢,转身小跑着走了。
一个双休日的中午,我让女儿邀请余晓玲等几个学生到我家做客。我为孩子们准备了点心水果,闺女拿出自己的全部玩具。孩子们玩儿得很开心,余晓玲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慢慢地融入了这个活跃的氛围中。
玩耍中,她一个人踅到盥洗室的洗漱台前,在镜子里瞄着自己;一只手,在头发丛里,疾疾地抓着。
晓玲,来,让我给你洗个头吧!我走到她旁边,建议道。她有些不好意思,停止了手上的动作。镜子里,有泪水在她的眼里氤氲。
她慢慢回过身,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