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风雨半世纪 携手享美好


小康路:

本报记者 马依钒

或许也有信阳人不清楚,在市区有条名叫“小康”的路。

小康路紧邻新十六大街,位于浉河区、平桥区、羊山新区三区交界处,行政区划上属羊山新区前进街道前进社区。昨日,记者来此采访,走近“小康路”的故事。

这条路全长800米左右,经风历雨半个多世纪,始终是前进社区9组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通道。前进社区党支部书记段保国向记者介绍:“2020年以前,这条路并没有名字。”2020年春天,在前进社区和附近居民的集思广益之下,报经前进街道和羊山新区通过后,这条路有了响亮的名字——“小康路”。

“打从我记事起,平日里出行全靠这条路。”43岁的袁三明打小生长在这里,儿时往来求学离不开这条路,结婚时迎娶新娘走的是这条路。如今,努力为美好生活打拼的袁三明,早出晚归、日复一日走着的还是这条路。

“从过去被人调侃的‘水泥路’变成后来实实在在的水泥路,现在又成了环境宜人的景观路。几十年来,这条路完成了几次大转变。”采访中,袁三明站在小康路路牌旁,以时光为轴,用亲身经历讲起这条道路及周边的变迁。身处今日的明媚生活,回看往日的风雨心酸,城市的变迁与个人的成长交织呈现。

早些年,这里为啥被调侃成“水泥路”?“就怕下雨,一下雨,黄土路变成水泥路,十天半月出行不便。”袁三明向记者介绍,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租车如雨后春笋般开始穿行于城区大街小巷,“可车一驶过原楚王城大转盘,司机说啥也不愿意往北边拐。其实也怪不得司机,这边路况太差,极容易剐蹭底盘,损耗车辆。”

2002年“五一”当天,袁三明对“水泥路”留下了足以铭记终生的深刻印象。时隔20年,站在已是城市景观的小康路旁边,袁三明言语诙谐地说着当年的糗事:“那天我结婚,天降大雨,本就坑洼的路面一下子泥泞不堪,那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深一脚浅一脚才把新娘抱回家。”

别看小康路不长,地理形态还挺丰富,有山也有水。靠近新十一大道处,低矮丘陵上民生项目开工忙,有工程车正来回穿梭。棉麻沟河道穿过,水清岸绿景美,内河综合治理工程成效显著。

原本一条无名路,如何敢称“小康路”?对此,段保国底气十足。他向记者介绍,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外延,郊区变城区,村民成居民,荒山起高楼,宁西铁路安置点也设置在此,这条路随之进行路面硬化,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泥路。

去年以来,小康路又有新气象。去年年底,经过专业设计、精心施工,小康路与新十六大街交叉口旁边的违建围挡摇身一变,成了集街角游园、城市停车场、地下人防工程于一体的“桂园”,既为城市形象添彩,更为居民生活增色。

过去仅靠有限的土地讨生活,如今家门口到处是挣钱机会。几十年来,附近居民们的生活着实欣欣向荣。采访结束时,话题又回“小康”,段保国欣喜地说:“与时代同行,靠双手奋斗,小康路上,大伙儿同心奔小康。”

小康路

小康路位于羊山新区前进街道前进社区,道路全长800米左右,连接新区两条主干道新十六大街和新十一大道。这条便民道路存在已逾半个世纪,为居民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2020年,前进社区及附近居民集思广益,为这条道路取名“小康路”。随着城市有机更新的推进,经过一系列硬化、绿化、美化,如今的小康路面貌一新。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