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鸣鹤
老陈是村里的赤脚医生,行医几十年来,凭借着良好的医德,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
老陈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可最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让熟谙人情世故的他有些不淡定。大孙女刚参加完小升初考试,他就接到了县城一所中学招生部的电话。挂完电话,他黝黑的脸上挂满了愁容。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接到这样的电话了,早在几天前,镇上的中学就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这些年,老陈目睹了农村学校的环境、设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己的几个孙子、孙女就在家门口的小学念书。可等到小学毕业,村里的孩子们大都选择了去县城读中学,他的思想开始动摇了。
近几年,县城的学校开始划片招生,农村的孩子只有一次摇号的机会,加之老陈在县城又没有房子,被录取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想到这里,老陈长叹了一口气,随后点燃了一支烟,在浓浓的烟圈里,他看到了儿时的教书先生,“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熟悉的声音响彻耳际。突然,一缕浑厚的播音男声打断了老陈的思绪,他定了定神,看见孙女正在观看城区某中学的宣传视频,高清的航拍视角,一排排气宇轩昂的建筑尽收眼底。视频结束后,老陈看着孙女一脸羡慕的样子,心中五味杂陈。
第二天,老陈按照宣传单上的地址来到了城里。坐在公交车上,“城市向南,生活向上”的大型广告牌一闪而过,接下来的一幕让他有些吃惊,传说中的“名校”真的不止一所,他甚至来不及多看一眼,车子便快速到了村里大多数孩子就读的那所民办中学。老陈刚下车,眼前壮观的景象令他目瞪口呆:气势恢宏的复古式大门,光彩夺目的镏金式校名,固若金汤的安保系统……这一切的一切,竟与宣传片中的文案如出一辙。良久,缓过神来,老陈才发现自己正身处人海之中,前来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
六月的天,骄阳似火,老陈顾不上擦汗,径直往招生部走去。招生工作人员很热情,简单地了解情况之后,他们向老陈出示了学费清单。老陈一看傻了眼,自己行医40余年,心心念着用精湛的医术济世救人,却未曾把它当作牟利的营生,攒下的积蓄更是少之又少。下一秒,老陈便急匆匆地赶回家。“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他嘴里嘀咕着。回家后,老陈把镇上中学的纸质宣传片反复阅读,再回想到镇中学开放日的实地参观,他觉得城关和乡下学校相差无几呀!于是转过身对孙女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有理想,鸡窝里也能飞出金凤凰。”
从小带大的孙女很是乖巧,答应爷爷在镇上的中学就读,老陈释然了。
老百姓常说: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清,饭是地锅香,人是故乡杰。吃水不忘挖井人,乡村教育事业凝结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传承父辈们未竟理想和事业的窗口,在国家大力发展振兴乡村的今天,教育更享受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业已实现了让孩子们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在家门口都接受到了优质的教育。
老陈们惬意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