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涛 文/图
“开窑喽!”6月23日一大早,在罗山县周党镇桂店村周党陶瓷厂,伴着70岁老人谌志如的一嗓子,几个老伙计连忙来到窑口打开窑炉,一件件将经过三天两夜烧制出的花盆、水缸、挂面盆等土陶制品搬出来。
“手工制作陶瓷是从我太爷爷那辈传下来的手艺,可不能从我这断了传承。”谌志如笑着向记者介绍,取土、盘泥、打型、拉坯、刻釉、晾坯、上色……一件土陶器,要经过20多道工序,方能成型。古老的土陶制作没有任何图纸和模板,完全依靠匠人的想象、经验和灵巧的双手。
从事陶瓷行业已有50多年,谌志如算得上资深的手工制陶人,可就算是行家,也会遇到“瓶颈期”。5年前龙窑改小窑阶段,谌志如一连烧了3次“破窑”。“一次‘破窑’要损失将近10000元,那时候天天吃饭不香,睡不着觉。”谌志如说,“有人劝我改用电烧,既省事又能挣钱,但我觉得我们谌家纯手工土陶烧制技艺不能从我手里失传,再难我也要坚持。”
总结几次失败的经验,谌志如找到症结所在:烧的时间短,窑温不够。于是,他与几个老伙计一起将之前的烧制两天两夜改为烧制三天两夜,温度控制在800-900度,再等待将近10天的降温后出窑。如今,谌志如的土陶制品销往山东、安徽、湖北、江浙等全国多地,来找他订制茶壶、花盆、寿缸的客户络绎不绝。
谌志如介绍,窑厂早些年有200余名工人,目前加上自己也只有8名窑工。他们不懂太多的原理,只知道用土陶制出的壶烧水盛茶水好几天都不馊不腐,用花盆种花花长得好,这是塑料、不锈钢制品不可能做到的。虽然收入不多,窑还是烟火不断。“手工土陶制品透气性好,在各方面都比电烧制品要好,可因为干活比较脏、累,挣钱少,手艺人正在减少。我的小女儿目前在厂里负责雕花工艺,我的手艺也算是有了传承。”谌志如说。
近年,随着政府与社会各界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扶持与关注,让传统“守艺人”有了坚持与坚守的动力与希望。据了解,下一步,罗山县将把土陶烧制技艺申报为更高级别非遗保护项目;以市场需要和设计为引领,推动土陶产品多样化和转型升级;依托土陶,打造“一村一品”,建设“陶艺村”,争取将此地打造成以手工陶制品、研学体验、乡村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