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青
1991年春天,在入伍3个月后,我因发表了几篇小文章被调到东京汴梁一所陆军医院,担任宣传报道员,每天都在寻找着新闻线索。这座古城东北角有个SOS国际儿童村,入住的村民都是孤儿,为了寻找新闻素材,我经常跟着医护人员去为孩子们送医送药。同一时期,因稿费及医院奖励偶有所得,就拉着勤务连的战友们一起资助希望工程,结对扶助贫困地区困难学童。自此,也许是因为出身贫困和父亲的残疾所带入生命深处的悲悯情怀,一看到孤苦贫弱的人们,立刻会让我感同身受,不由自主地总想着尽力帮帮他们。
工作之余,我经常会去国际儿童村为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逢年过节都会募集一些食品、玩具、文具之类的礼物送给这些苦命的孤儿。14年后,我调回小城信阳。回到家乡的日子,基本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活,工作之余,流连于山水之间,也体味人间冷暖,在以诗歌记录光阴的同时,与生俱来的悲悯之心让我继续进行着一项又一项公益慈善活动:为留守儿童建成“留守儿童健康服务站”,为孤寡老人募捐赠阅报刊上门,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学生援建图书室,为孤残儿童募捐图书、文具、食品,定期组织进行健康体检……慢慢地,组织这些活动就成了我下意识的习惯,平时总想着筹措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在每年的元旦、儿童节和春节等几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都会想着去看看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此后,我接连不断组织的这些活动,前后有300余位朋友热情支持、参与,募集了总价值超过50万元的图书、文具、食品、服装等,为那些处于弱势的老人和孩子们送上了人间温情。我一生铭记这些善良的友人们,对他们每个人都心怀感恩,认定他们为终生的朋友。在每次活动后,我都做到及时公示、公开透明,让所有参与活动的爱心人士明确了解捐赠去向,看到自己的爱心落到实处。
当一位对这些活动不大理解的文友在本地一个文化人微信群里提出,这样做有沽名钓誉和绑架微友违心参加之嫌,我下意识回应了一句有些过激的话:无论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只要是身体力行地倡导扶贫济弱,都值得尊重。我内心始终认为,在这苦难和贫弱丛生的光阴里,一个真正的诗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应该满怀悲悯,一次关爱天生弱者的善行,就是一首浑然天成的诗、一篇深入人心的散文或小说。
转眼30年过去了,我曾经推动或组织的一些公益慈善活动的纸质资料多数已经发黄,数百位朋友参加活动时的照片尘封在硬盘里。这些资料中,有我两次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版报眼上的图片,也有多次发在《解放军报》上的消息及图片报道,甚至还有新华社的通稿和《半月谈》的图文专题。在用心用情做着这些善事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深处也在不断汲取着成长的力量,从一个士兵成为一名军官,从一个打工仔成为作家,一路不停地超越自我。
两年多前,正值我退出现役步入寻常百姓的生活状态时,国家为了规范管理慈善活动,颁布了关于禁止个人募集慈善款物的新法规,我便停止了向朋友们进行公益慈善活动个人邀约,慢慢把30余年中数十次的活动记录编辑存档了下来,除了纪念,也是一名老兵向曾经一路同行的众多公益慈善活动参与者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