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茶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做自己的“气氛组”


太阳,从树丛中平静地露一小脸儿,完全没有和大红灯笼抢镜的意思。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著名现代京剧《红灯记》里唱的。

我的生活中没有惊天动地,只有一些偶尔看到的、间或读到的、比较吸睛的要闻趣事;我的生活中没有惊天动地,只有一些偶尔开心的、间或澎湃的、还算励志的只言片语。

来吧,敲起锣,打起鼓,自己做自己的“气氛组”!

1

黑龙江老朋友毕建华正在云南休养,刚才发来一张照片,称“有点诡异”,请“有点天文知识的”司马老师解释一下。

毕同学写道:“昨天傍晚,我拍夕阳时,拍到了一张奇怪的照片:云彩中,有一个圆圆的淡绿色的盘子,很像月亮。但现在这时段,月亮不是圆的。我同时拍的其他照片,并没有这个东东。”

俺把照片放到最大,左瞧右看。无法解释。

朋友圈里不乏聪明人,大家异口同声:“飞碟!”

好吧,欢迎外星人莅临地球!

2

“发点侦探片给俺。不要虐心的。我承受力差。”我给承德晚报社好友李小玉留言。

正在耐心等待报纸大样的李总,忙里偷闲发来几个小程序。“啥好看的悬疑片啊?透露一下。我也喜欢!”盐城晚报社小秀才赵亮加入进来。于是我迅速转去小玉发的电影帖。此时是晚上九点半。三个城市三位“福尔摩斯”,正在交流中……

小玉是忠实的电影迷,从2018年12月开始写《观影日记》,“已经快写一本了!”

天哪,看电影写体会,我觉得,那是高一小女生干的事。很难想象,人到中年的堂堂总编辑,还有此雅兴。

“好电影都会让人有所反思!”李总认真地说。

3

我很少写那种“让思绪在太空飞扬”的文章。但今年特别想写。新冠疫情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人类生存环境日益严峻,很想挣扎着发出几声呼喊。

很荣幸,在逆势上扬的《姑苏晚报》首发我的散文《说完月亮说太阳》。有趣的是,朋友们的标题也来了:襄阳姐们牛莉萍进一步发挥成《问完苍天问大地》,淮安姐们刘娟进两步发挥成《问完星辰问大海》。反正疫情期间基本都是“家里蹲”,我琢磨琢磨写个啥,也许,《问完朋友问自己》……

苏州日报社总编辑常新笑曰:您可以“九问”了。又说:《九问》应该算姑苏晚报约稿吧?俺回复:“估计得写一年。”一边答应着,一边心里打鼓:毕竟本人水平有限,有点心虚哈。

4

儿媳妇过来帮我理发。剪几根毛,不需去理发店,在家等着“上门服务”就好。忒省事啦。

当剪刀从耳边掠过,俺迅速叮嘱:“千万别剪耳朵!”

儿媳妇一脸坏笑,声称:“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还振振有词地指出:这是“诱导性思维”。

于是俺马上改口:“你绝对不会剪到我耳朵!”说完,自己先“哈哈”了。这,不也是“诱导性思维”么!

第二天起床照镜子,吓着了!昨天刚剪的头发,左撅右翘,四处飞扬。这发型,也是“前无古人”了。

亲爱的理发师,看看你的杰作,忒萌了吧?

照片发到朋友圈,精彩点评有两个,想不想读一读?

包头晚报社李强:“哇哦,每一撮头发都有自己的想法!”

长江日报社张小青:“哈,司马张飞,我亲戚!”

5

爬了40多级台阶,登上21楼顶层平台,果然“不虚此行”:北京的夜,明亮、辉煌,洋溢着浓浓的奥运氛围。我用华为手机拍摄。好友郭英明看到照片,惊呼:“哎哟哟,您拍得真棒!以后组织现场教学吧,办培训班。”俺谢绝:“太累!”

我这人也真是,当伯乐、学雷锋咋不觉得累呢?整天推荐这个,鼓励那个,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搞得自己像外星人似的。(也保不齐真的是。如果你相信。嘿嘿。)

此处可以有掌声了!

6

在小区里转悠,拍了张柳树照片。尽管枝条光秃秃的,但形态很美,像幅国画。

北方的初春依然萧条,但南方已经生机勃勃。

没关系,不管迟来还是早到,都是春消息。

看到温州晚报一则报道:浙江泰顺发现植物新品种!

这是一种高达15米的乔木,栲属(壳斗科),“陈嵘栲”是它的名字,是为纪念温州平阳籍中国树木分类学的奠基人、著名林学家陈嵘而命名。“陈嵘栲的发现,不仅是《植物志》上一个树木名字的增加,也是无数林业人踏遍山路的坚持和追寻。”

大自然还有这么多“未知”,等待我们去发现。瞬间,觉得这个星球又熟悉又陌生!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