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茶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茂 生

孝是增进代际感情、弘扬慈孝文化、共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历史上,木兰替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等《二十四孝》的佳话传颂至今。

人到老年,是心理最脆弱的时候,容易有孤独感,此时,比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慰藉。如何尽孝?孝敬老人,基础在养,重点在做。养是物质上的保障,敬是精神上的慰藉,是一种亲情,一种眷恋,一种温馨,一种精神上的关怀。只有养敬兼备,才算是真正的孝道。

要知老人心,察老人意,解老人惑,就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杯酒,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写封家书、打个电话、听老人倾诉、陪老人吃顿饭,都是孝行。

或许有人会说,要奋发努力地工作,待成就事业、工作不忙时,一定多陪父母,给父母更多的物质条件,让老人颐养天年。然而,尽孝固然离不开物质条件,但不能把孝心与钱财、时间等同视之,孝心的内涵更多的应该是对父母的尊敬、关心和体贴,应该是精神上的抚慰。

当我们熬到自认为有条件,有时间尽孝的时候,双亲垂垂老矣,在不知不觉间走向生命的终点,已经没有时间享受儿女的孝心了。所以,不管有没有条件,尽心便是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生活中,会有许多人因为自己的粗心、懈怠而错失尽孝的良机,留下永远的悔恨。这提醒我们,务必拿出时间来体贴照顾父母,忙碌不能成为不尽孝的理由和借口,关键是不是孝在心中,心中有孝,再忙也可以挤出时间。追悔用泪水书写,呼唤用真情诉说,别忘了世上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在一切还来得及的时候,好好孝敬父母,免得“子欲养而亲不待”。错过,将永远无法尽孝,因为孝不能等待。

以上所说只就行为而言,那么,如何理解孝的内涵?我们不妨解读一下“孝”字,或许都能从中受到启发,灵魂受到一次触动。孝的本义是“顺从”。传统文化里面的孝是以“敬”为前提的,“敬”最好的表达就是“顺”。所以,通常总是将“孝顺”二字一起用。通过“孝”字的结构,我们就会清楚其真正的含义。孝字上边的“耂”表示老人,下边是儿子,“子承老”就是孝。也可以认为“耂”字头指老人,父母在你小的时候,将你顶在头上,而当父母老的时候,儿子就得将老人顶在头上,作为老人的支撑和回报。还可以理解为“耂”子头的土指老人入土,那一斜撇是晚辈为长辈“披麻戴孝”头上的麻,为老人尽最后的孝道。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一颗孝亲敬老的心,可以锻造美丽的佳话,可以增进家庭和谐,还可以产生传递效应、辐射效应,人人践行,代代相传,孝的优良传统就一定能发扬光大。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