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八步桥小巷:移步换景成“网红”


本报记者 韩 蕾

青石桥边水,时时生细波。尽管现在新生河已经没有曾经的水位,但站在八步桥上,还是可以想象到曾经新生河水从桥下潺潺流过的场景。八步桥位于南关清真寺与成功路交界处,尽管该桥的建设年代已无法追溯,但周边群众却一直把它记在心里,曾被市民用作指代方位的参照物。

八步桥顾名思义只有“八步”。“一块青石板一步,八步桥由八块青石板组成,八步就能走完,所以叫‘八步’桥。”3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民权街的八步桥小巷,顺着小巷往里走大约2分钟就能看到两面不太高的墙,顺着墙往下看,还能看到新生河。在这里居住了20多年的陈国芬阿姨对记者说道,“两面墙中间就是八步桥,不过这个八步桥是20世纪80年代重新建的,之前的老桥就在这附近,但在五六十年代被冲毁了,为了方便周围居民出入,就将青石板换成了预制板,在这里重新搭建新的‘八步’桥。我搬到这里的时候,这个桥已经存在了。”

“以前这里可没有这么多高楼和家属院,都是矮小的红砖房。你看,就类似于内河旁边的那种红砖房。”顺着陈国芬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在一众多层楼房中“簇拥”的红砖矮房,带着时代的印记,默默“矗立”在八步桥旁。

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的八步桥却不止八步。城市框架逐渐拉大,群众也需要越来越好的出行环境,自2005年起,浉河区民权街道开始对八步桥周边的背街小巷持续进行改造,“摇身一变”成了有着林荫小道,还有文化长廊,既是曲径通幽处,又是烟火浓厚地的“八步桥小巷”。

“没改造之前这里可没这么敞亮。”秦素英阿姨也是这里的老居民,说起以前的情况,老人忍不住直摇头,“小路是土路,没有路灯,晚上一片漆黑。小巷子的路也没有这么宽,路边还有露天的水沟,晚上走着都害怕。”

经过持续不断的改造,八步桥小巷彻底“改头换面”。从民权路的入口走进八步桥小巷,不到1分钟,豁然开朗。巷子宽了,一排高大的树木让小巷幽深又静谧,路面干净整洁,墙面洁白,上面还设置了文明宣传栏,一条“网红”胡同俨然出现在大家面前。顺着胡同一直走,就来到八步桥。桥这头连着小巷,桥那头是连片居民区。向西接着走就到了八步桥小巷位于成功南路的入口,这条小巷纵横阡陌,四通八达,却又干净整洁,生活气息浓厚。

“八步桥小巷东起民权路,西至成功南路,长约129米。”民权街道新生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庞艳丽告诉记者,民权街道自2005年开始,对小巷持续进行了美化、绿化、亮化、硬化,露天的污水沟渠也铺上了盖板,路面拓宽了,八步桥两边竖起了两面矮墙,消除了安全隐患,周边群众走起来也更加安心。

“现在晚上在这里随便走,也不害怕了,环境好了,大家也都自觉维护,走在这里心情都舒畅不少。”采访最后,秦素英阿姨乐呵呵地对记者说道,“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办实事,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美好生活就在身边。”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