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晓燕
近日,在商城县汪桥镇曹畈村日间照料中心,该村60岁以上的老人团聚在一起唠家常,现场包饺子、煮饺子,气氛热烈。
宴席上,特困供养高龄老人方德金不仅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当天是他85岁的生日,还吃上了生日蛋糕,收获了乡邻的祝福。
面对祝福,方德金说:“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感谢平时护理团队的照料,让俺们的日子过得舒心、热闹!”
方德金口中所说的护理团队,是一支用爱心服务老人、用孝心孝敬老人、用善心关爱老人的“老爱笑”护理团队。该团队由汪桥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统筹实施,聘请河南老来孝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打造的。
据了解,该团队按照划片分组、小组配合的方式,将该镇25个乡村(社区)分为6大组,每两名护理员一组,每月为乡村特困供养老人提供2-4次上门照料护理服务,每次护理时长不少于半小时。
为了让老人得到实实在在的照顾,生活多添喜乐,团队服务不流于形式。在服务培训上,团队注重与专业学校合作,加强对护理员的专业培训;在考核管理上,“老爱笑”护理团队采用被护理老人现场口头评价、照片出勤对比图等方式考核考评,建立护理记录、定期考核、巡视巡访和监督评价等制度;在资金管理上,特困供养资金由汪桥镇政府统筹管理,实行专账核算,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料护理资金由该镇统筹,作为专业化“老爱笑”护理团队的劳务费用,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明确专人根据照料护理人服务情况与考核情况按月支付工资。
“每次到老人家中后,我们的护理员会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代购日用品、做好日常心理开导等。还会记下每位老人的生日,像今天的方德金老人一样,生日当天,护理员们一起为老人祝寿。”“老爱笑”护理团队负责人胡盈盈说,团队力所能及地帮老、助老,让老人发自内心地笑起来。
孝善福泽乡邻,爱心汇聚力量。“老爱笑”护理团队招聘护理人员,为家乡部分留守人员解决了就业难题。同时,在假期期间,吸引本土返乡大学生报名参加志愿活动,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回馈社会。
“在帮助老人的活动中、与老人的交流中不仅体验到奉献的快乐,还通过这个平台锻炼了自己。”与校友胡晓碟一起早早来到宴会、忙着包饺子的大学生志愿者张迪笑着说。
截至1月底,“老爱笑”护理团队已对汪桥镇300余名特困供养人员完成第一轮护理,获得了老人们的一致好评。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