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长喜
电信网络诈骗是目前我市犯罪占比很高的一项犯罪。在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李俊等就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出了建议。
李俊等代表认为,近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犯罪不断滋生蔓延,特别是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犯罪活动非常猖獗,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大局稳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一个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为此,李俊等代表建议:公安部门要切实贯彻执行《网络安全法》,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出售个人信息行为;网信部门要整合电信、金融、互联网行业资源,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先期预警,快速封堵,追踪处置,综合防范;金融监管部门应完善对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要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畴,使防范宣传工作进家入户。
市公安局是该建议的主要承办单位。据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市电信诈骗案件高位运行,金额巨大,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形式不断变化。在我市刑事发案中,电信诈骗占34.02%,尤其是浉河、平桥、羊山等中心城区,电信诈骗发案占全市一半。2021年4月和7月,市公安局两次组织召开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推进会,明确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纳入平安建设三年持续提升计划,并实行“一季度一通报一约谈”制度。截至2021年12月底,共约谈43家单位,对4家县区政府、5家办事处、3家银行、2家电信公司授予黑旗。目前,各县(区)都建立了由党政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履职尽责,齐抓共管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氛围正逐步形成。2021年,全市共刑拘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嫌疑人1538人,逮捕1004人,破获本地现行案件980起,处置涉案银行卡1.875万张,止付冻结涉案资金3.9亿元,成功预警劝阻11.8万人次,返还被骗受害人资金338万余元。同时,我市广泛开展“压发案、降损失、全民反诈”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全民反诈意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