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长喜
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招商引资和全市企业经营,最终对经济发展、财税收入、社会就业等产生重要影响。在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苏春红、刘磊、陈虹等多位代表就我市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建议。
这些代表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几方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政府部门服务意识、服务能力,规范行政执法等,使各级干部成为构筑亲清政商关系的实践者、党委政府重商亲商的贴心者、企业发展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的协调者。
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城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大数据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单位是该建议办理、答复单位。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市六次党代会“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推进营商环境革命”专项部署和市政府第五次全会提出的“确保2021年全市整体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前12名,2022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我市倾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营商环境优化助力信阳革命老区绿色崛起。目前,我市出台了《2021年度省营商环境评价责任分工清单》,明确了评价体系21个一级指标和包容普惠创新6个二级指标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确保主体责任落实,同时出台了相关奖惩办法等配套文件。建立了一整套整改方案、一套三级指标整改台账、一套企业诉求整改清单,并将企业反馈的清单形成台账,一对一整改落实。为了发挥“智慧外脑”作用,我市还专门聘请团队对我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专业辅导。市科技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务局等单位也都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和问题清单、台账,逐一解决,持续推进我市营商环境改善。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