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办好学前教育 实现幼有所育


编者按:在信阳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围绕信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热点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这些建议办理情况怎么样了?即日起,本报开设“代表建议回声”栏目,对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部分代表建议进行回访,展示人大代表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的担当,展现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努力改进工作的作为。

本报记者 杨长喜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罗德勇代表就学前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罗德勇代表认为,目前,我市幼儿园存在公立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贵族化幼儿园入学费用高、部分民办性质的幼儿园收费低但保教水平不高等情况,“入园难、入园贵”依然是城区非常突出的问题。随着三胎政策放开,这些问题会更加突出。他建议:政府加大力度投资新建公立幼儿园,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增加普惠性幼儿园的数量,充分发挥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主渠道作用;政府逐年提高对认定的普惠性幼儿园的资金投入,从而降低收费标准;坚持教育公平的原则,发展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继续有效利用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等资源,改建成安全、达标的公办幼儿园,逐步实现人口集中的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

市教育体育局是该建议的主要承办单位。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2010年至2020年,我市幼儿园数量从939所增加到1447所,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从60%提高到91.6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2.97%,70所幼儿园成为省、市级示范幼儿园。下一步,市教体局将从几个方面继续落实代表建议:深入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快完成公办园建设任务,2022年实现3万人以上的乡镇至少办好2所公办幼儿园,大村独立办园或设分园,小村联合办园,每个县(区)城区至少办3所标准化公办园,逐步提高全市公办园在园占比;建立健全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将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纳入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中明确配套幼儿园的用地性质、位置、规模、产权归属、移交方式等内容,确保小区配套幼儿园与新建住宅工程同步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备案和交付使用,稳妥完成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任务,确保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办普惠性幼儿园,逐步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补助标准,落实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帮助为农村提供普惠性幼儿园的民办幼儿园提高办学水平。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