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勇
“我估摸着最近几天你们要来,正盼着呢!你们来了,我就像见到了亲人,心里暖暖的。”1月19日,六十多岁的爱心市民陈书梅带着米面油、棉被等物品,和老伴一起从市内驱车前往平桥区明港镇,看望残疾人李景生,并送上节礼。
“年货置办咋样、家里冷不冷、还需要些啥……”陈书梅一边和李景生唠家常一边摸着他床上的铺盖,“自己一个人,平时要吃饱穿暖,别冻着了。”
“现在国家的政策很好,对我们残疾人很照顾,吃穿都不愁。你们再来,就别送这么多东西。李景生激动地说。
今年56岁的李景生,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仅靠一个小板凳挪步行走,现租住在明港镇老旧的平房里。从2003年开始,陈书梅和老伴就开始帮助他,逢年过节都送来生活物资,从未间断。
看望完李景生后,陈书梅和老伴一起又赶往平桥区邢集镇卞楼村,将过节物品送到身患重病的村民蔡善青家中。去年12月份,蔡善青到医院看病时,被诊断出患右侧股骨头坏死。医生建议避免重体力劳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家里生活困难,哪有钱去换股骨头呀。我这五十多岁的年纪,在农村正是一家人的顶梁柱,现在连重体力活都不能干了,往后的日子可能会更困难了。”蔡善青很无奈地说。
陈书梅连连安慰着蔡善青:“不要泄气,相信在国家惠民政策扶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陈书梅作为我市一名普通市民,她和老伴坚持做慈善几十年,一直坚守着扶危济困的初心,践行着崇德向善的优良传统,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困难群体过上美好生活。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