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除隐患 助发展 惠民生


浉河区持续开展“拆违治危撤围”行动

本报记者 韩 蕾

冬日严寒,在浉河北岸彩虹桥头附近,一块已经打好水泥地坪的地块上,工人正拿着工具砌砖、刷墙。地块前方,几百棵香樟树整齐划一,排排矗立。这个曾经用“双重”围挡挡住的闲置工地,即将成为协商议事广场,居民又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撤围,动真格。浉河区在“拆违撤围”这一“城市瘦身”行动中,将违法建设、遮盖视野、侵占空间的“有形”建筑、围墙拆除,也换来了群众便利的生活空间和城市通透视野。

在申城大道与拱桥路交叉口,存在多年的活动板房不见了,钢架铁棚没有了,卫生死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能停放120余辆机动车的临时便民停车场,这是周围群众梦寐以求的停车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周边群众停车难的问题。

多年烂尾、环境堪忧的问题工地,一朝变成临时便民停车场,惠及民生,凝聚民心,也树立了为民形象。如今,在浉河区人居环境整治“拆违撤围”的强势之下,通过空间整合、土地腾退,共新建停车场地80余处、13.8万平方米,可增加便民停车位近1万个。

信阳市八小西侧在拆违后腾退出一块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最大的作用?浉河区创新思路,打破固有格局的桎梏,积极争取“城市书房”项目建设资金,正努力在该地块打造城市书房,并融入咖啡厅、茶展示厅等经营板块,让书香文化和茶香产业在城市客厅相互支撑、融合发展,实现“政府不花钱、企业能受益、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目标,“一举三得”盘活闲置土地。

民之所向,政之所往。自全市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浉河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围绕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浉河”的坚定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生诉求”,以“除隐患、助发展、惠民生”为出发点,以市民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抓手,大规模且持续不断地进行“拆违治危撤围”,变“危”为安,变“废”为宝,让城市外在“颜值”和内在“品质”不断刷新,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居民一个舒适整洁的人居环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