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灌河源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气死猫”


汪飞天

“气死猫”,顾名思义,就是能把猫气死的东西,那么,“气死猫”到底是动物还是物?恐怕30岁以下的人真不知道,30岁以上的人应该知道,而且熟知。

“气死猫”,就是一个竹编的或藤子编的、装东西用的球形的筐,为了装更多的东西,肚子大,为了防止猫和老鼠进入,筐最上方有个小口而且有盖子,盖子同样也是竹编的或藤子编的,“气死猫”通常是装好东西后,吊在过去老式小瓦房的过梁上,一般冷天特别是春节期间保存食物使用比较多,既保鲜又有防猫偷吃的功效。

20世纪80年代前,城乡居民家家都有那么几个,它有很好的透气功效。那时天气比现在冷一些,所以东西可以保存两三个月。记得小时候,每年到了腊月,家里就开始准备年货。农村有句民谚,“城里人忙腊月,农村人忙八月”,平时大家见面都问“吃了没”,到了腊月,大家见面就问“年货办好没”,所谓年货主要是腌制食品和油炸食品,腌制食品比如腊肉、腊鸡、腊鸭,油炸食品比如小酥肉、鱼、圆子、豆腐……都放到“气死猫”里面,挂在从屋梁上放下来的一个高高的吊钩上,猫只能望而兴叹,不仅气死了猫,也馋坏了我们这些孩子。所不同的是,孩子可以想办法偷吃,而猫不能。

记忆中,儿时特别贪吃,经常偷“气死猫”里的东西吃。父母外出,我们就想办法把奶奶支走,然后搬来凳子,至少由两人“合伙作案”,采取“打麻麻肩”的办法,一个人站在凳子上,一人骑在另一人的肩膀上,手尽力往上够,直到把“气死猫”里食物偷出,然后出去分赃。食物先分好份子,要是三个人分,就先“拼拼pia”,淘汰一个,然后剩下两人“教头”。“教头”就是用手变换姿势分胜负,相当于现在的“石头剪子布”,只不过那时候是大刀砍叉子,叉子叉铜锤,铜锤砸大刀。分胜负后由赢家先挑份子,然后第二、第三轮流依次挑。

偷多了,慢慢就偷出经验来了,后来哥哥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直接把竹薄上的竹棍扯一根,头削尖,往气死猫上面捣,捣个窟窿,然后掉出来大家捡。记得有一次偷吃,听见老爸的咳嗽声,乖乖,吓得我撒腿就跑,结果跑到大杂院里重重摔了一跤,膝盖至今留个小“纪念章”。

“气死猫”是短缺经济、小农经济时代特有的产物,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气死猫”早进博物馆了。一是有了电、有了冰箱,储存食物既保鲜又安全;二是市场商品供应充足,随吃随买;三是交通发达,开车出门购物很方便。

不知道最初是谁发明的“气死猫”,美味的食物放在里面,猫只能闻到气味却吃不到,其实对于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本吃货窃以为,世界上最残忍的事莫过于你最爱的人或物可以看到、闻到,但却不真正属于你。

再见了,“气死猫”!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