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南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拐 枣


周明金

初识拐枣,我只有四五岁。安徽省临泉县有一父亲的朋友老崔,每年年末,习惯用独轮车推着红薯粉条、红薯粉面、干红薯片来我们河南换大米。这些都是他们自留地收的,为了过年改善一下生活,不辞劳苦,负重步行近200里,来以物换物。老崔为人厚道,每次来,不忘带些笤帚、刷把子、梃子锅盖、蒸馍箅子等日常生活用品,还带些我们喜欢的、日思夜想的馓子、焦壳、麻叶子、馃子、拐枣之类的零食。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大寒过后,连续下了几场大雪,我们以为老崔不会再来换大米了。没想到冬至后的第三天,老崔和他的大儿子马虎,又推着独轮车来河南了。他爷儿俩一路顶风冒雪到我家时,已经更深人静了,一阵阵狗叫声过后,响起了敲门声,父亲起来开门时,一股刺骨寒风将雪人似的老崔爷儿俩送进门来。父亲喊母亲起来给老崔爷儿俩弄饭吃,惊醒了我。我以起床尿尿为由,想看看老崔有没有带来好吃的。

老崔见我醒了,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光,抖抖索索从冻得邦邦硬的布袋里掏出一把类似枯树枝的东西,塞到我手里,催促道:“赶紧钻被窝里,慢慢吃,别冻拐(病)了!”我有些失望,不情愿的攥着一把“枯树枝”钻进被窝。心想:老崔咋恁能忽悠人呢?攥的久了,手心里有点黏,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不由得咬下一截,嚼了嚼,真甜啊。连渣带汁咽了下去,一直甜到心窝里,不知不觉带着甜美进入梦乡。第二天早上才知道吃的是拐枣。

于是,盼望能拥有一棵拐枣树,可以年年吃到拐枣。老崔说:中,明年给你捎一棵来。第二年,老崔再来时,果真带来了一棵,宝贝似的包了又包,裹了又裹,树根还用草绳捆住。父亲把它栽在门前菜园边上,一是土壤肥沃,二是不会被牲口糟蹋。年后春暖花开的时候,拐枣发芽了,长叶了,十分旺盛,当年就开花结果了,只稀稀拉拉几枝,浓密的树叶盖着,不仔细瞧,很难找出它们的所在位置。

我们焦急地等待着它的成熟。

霜降过后,拐枣树像其他落叶乔木一样,叶子黄了,不断地脱落。成熟的拐枣也日益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它的香味招来贪吃的鸟儿。熟透的拐枣,蒂部与树枝会自然断开,鸟儿一口下去,拐枣就会借力离开树枝掉下来。我们坐享其成,终于吃到自己家的拐枣了。

熟透的拐枣蜜一样甜,没有成熟的拐枣涩苦,麻得嘴张不开。我偷吃过没有长熟的拐枣:有年暑假,给生产队放牛,下午牛下地犁田去了,我就闲着没事可做。突然想起拐枣的美味,趁家人都上工去了,我找来长竹竿,打下一枝,躲在不会被人发现的地方,独自享用。轻轻咬下去,一股涩苦味使我张不开嘴,味蕾也被破坏了,晚饭也吃得味同嚼蜡,但又不敢说出来,怕留下贪吃的话柄。

后来,拐枣树由于枝繁叶茂,被一场大风连根撅起,断了生机。去年隆冬时节,我路过“正泰园林公司”,听到树上鸟声喧哗,不断有“枯枝”掉落。抬头一看,是鸟儿在争食拐枣。我赶走鸟儿,使劲晃了晃拐枣树,拐枣争先恐后地落下来,我捡拾一大把带了回来,孩子们竟然不知道是什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