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项目为王 强筋壮骨


——出彩信阳2021年亮点回眸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向 炜

“新增的这条豫皖省际通道,对于实现大别山革命老区交通一体化,助力我市西南部旅游产业发展,助力革命老区信阳实现绿色崛起,重要性不言而喻。”2021年12月24日,建设总里程47公里、总投资60亿元的固始至豫皖省界段和信阳至随州段高速公路两个项目同时开工。开工现场,市发改委一位负责同志兴奋地说。

至此,省政府下达我市高速公路“13445工程”9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总里程435公里,总投资584亿元。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一个重大项目,往往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重大项目,往往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如何抓好重大项目建设?2021年7月28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发出号召:坚定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认真做足存量文章、做实增量文章、早做变量文章,通过做好这三篇文章,统筹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

以什么样的抓手去做好这三篇文章?在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有明确的阐释:

做足存量文章的抓手是“万人助万企”,充分释放存量经济的潜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做实增量文章的抓手是“三个一批”,按照产业方向谋划项目,狠抓项目,抓大项目,坚持项目为王,把项目做实。

早做变量文章的抓手是用好信阳的“五大优势”,转化为产业跨越发展的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更大的强劲动能。

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号召,从谋项目到做存量到做增量到抓落实,一场经济发展提质提速的行动随之全面铺开。

项目为王,谋划为先。

项目谋划是立足当前更是着眼长远,是打基础的工作。为了做好项目的谋划,我市做好顶层设计,成立“四大办”,7个谋划招商专项小组全力谋划引进项目;为了提高工作效能,给每位副市长配备专班,成立专门的团队,确保项目全程无缝对接;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先后下沉到企业,帮助梳理痛点堵点,破解难点;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掀起“效能革命”,我市大力实施“13710”工作制度,把重点项目等纳入督办平台,推动数字化治理,切实提高抓落实的质量和效率。

大道至简,实干为本。

我市围绕主导产业,全面招商攻坚,力图做大我们的增量。

“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促使全市16个县(区)、开发区和管理区,开展主导产业“揭榜挂帅”工作,以项目为总揽,进一步聚焦主导产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提质提速,向着2年至3年内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产业集群的目标奋进。

围绕谷麦光电上下游产业链,依托智能产业园、电子信息智造科技园,浉河区大力招引培育IC设备设计,主攻方向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构建“屏—芯—端”产业链闭环。

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目标,南湾湖风景区和鸡公山管理区抢抓政策叠加机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提质增效,为文旅强市建设赋能。

坚持“四区四中心”发展定位,羊山新区开展“百园增效”行动,围绕智能家居与数字经济,实现辖区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的梯次演进。

招商为要,落地为大。

抓重大项目建设,展示的是决心,提振的是信心,赢得的是未来。集中开工,正是全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的重要举措,一大批重点项目由“协议书”变成“履约书”、由“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2021年2月20日和5月13日,全市2021年第一批、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分别为123个、127个,总投资分别达到683亿元、658.6亿元;2021年7月10日,全市第三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2021年全年,我市共举行3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2200多亿元的370个重大项目先后开工建设。一个个数字,凝聚着全市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承载着信阳发展的希望。

招商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今日之信阳,正在想方设法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存量越做越足,增量越做越实,变量早做早好,

不断增加的签约项目、持续扩大的“朋友圈”,充分展示了信阳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

美好生活看信阳,项目为王强筋骨。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