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来自各类出版机构、媒体等的年度图书榜单出炉。有老牌的,如深圳读书月的“年度十大好书”;也有初来者,如新周刊·硬核读书会的第一届刀锋图书奖;也有资深书评人个体,如绿茶今年开始以“绿茶书情”名义做的独立好书榜。
2006年起,绿茶便应邀参与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工作,之后十几年每年都参与。“好书榜单已经不单单是一份榜单,更是一种期待和文化盛会。”绿茶见证了这十几年好书评选的各种类型,他热衷于此,“每个人通过彼此的分享、推荐和互动,哪怕是争吵,都有收获和激荡。” 好书总能找到喜欢他的读者。“好书榜不仅对读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于作者、编者、出版方都有激励意义。”绿茶认为,每一份榜单都有其独特价值,对于阅读推广和分享,有着引导和促进意义。
让好书凸显价值
好书榜出炉过程是繁复的,以深圳读书月的评选为例,会先筛选出100种,从中再筛选出30种,最终评选出10种。 不少出版机构也会在年终评选出自家一年里最优秀的图书。其中,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等著名老牌出版机构推出的榜单很有分量。 连续举办九届的商务印书馆年度十大好书评选,在往年基础上,今年做了优化,分为学术和大众两项榜。 商务印书馆今年有1200多个出版品种,先经过内部筛选出100本入围书单,每位评委可以提前选10本书来读。评选当天上午,各个分馆的编辑有90秒荐书时间。下午是评委分享环节,不同评委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对不同类型的好书做点评。 “有些书经由专业点评后,无形中坚定了一些选择,也打消了一些纠结。”绿茶表示,“我喜欢带有鲜明立场,并且对好书有要求的榜单,而不是人云亦云。” 2010年,豆瓣读书首次以日记形式发布年度最受关注图书榜(虚构类、非虚构类各10种),这是年度榜单的雏形。2015年,“豆瓣年度读书榜单”首次发布,在读者和图书行业中引起了不俗反响。 “我们的榜单是基于豆瓣用户的图书标记数据,依据评分、人数和时间等多种因素综合得出的结果。”豆瓣读书运营负责人阿碧称,参与者不仅有豆瓣读书团队,还有设计、算法、开发等众多支持团队。
让更多人阅读和关心书写
供职上海某出版机构的图书编辑小七曾对各类图书榜单心存疑惑。“如今,我太欢迎文学类榜单了,希望它们越来越多,越做越好——在海量新书里淘选出优质的作品,为读者省心,为作者助力。”做了4年文学编辑之后,小七对图书榜单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榜单让好书真正被看见,有机会出现在公共媒体上,这是很多年轻、有才华的作者走向读者的第一步。” 同时,司职图书营销的小飞也表示,“入选榜单自然是对工作的认可”,但不必太过看重,毕竟没有一个榜单是面面俱到的。如绿茶所说,“所有的好书榜,都不免带有主办方的立场,评委们自然会在主办方制定的规则下进行评选。” 近年,非虚构写作平台“真实故事计划”开始进入图书出版领域。其图书负责人雷军告诉记者,“今年我们的图书上了两种不同的榜单:《非自然死亡》销售超20万册,进入2021当当好书年终榜单;非虚构故事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有着较强的文学和社会属性,入选豆瓣读书、新浪图书评选等多个2021年度的榜单。” “品质好但是销量一般的图书,就希望能够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这样才会更有动力去坚持做好内容。”雷军表示,不过,该机构出版的悬疑畅销书很少进入书评人的视野。 不同的榜单呈现出不同的气质。外界指出豆瓣榜单体现出平台强烈的“知识分子气”。对此,阿碧认为,这是豆瓣用户对真知的追求,既关心具体的个人,亦胸怀广阔的世界。“我们希望将更多优质新书推荐给更多人,让更多人阅读和关心当代的书写。”
期待更多的“野生榜单”
林菲(化名)是一位资深编剧,其参与创作的电视剧斩获不少大奖。“这两年读了不少中国工业化和经济史方面的书”,闲暇时读书则会随心所欲,文学、心理学、历史等都会涉猎。
她关注亚马逊、诚品、当当、多抓鱼等的图书榜单,“一些媒体机构和公众人物的荐书也会购买”。
从个人角度来说,小飞推荐关注“那些不同榜单的压线‘选手’们,或者那些不是榜单常客的生客们,这些书可能更体现了这个榜单的趣味”。小七认为,“野生榜单”是主流之外的另一种重要声音。“比如某些自媒体的年度阅读榜单,虽然分类上并不严谨,但很多时候也有相当不错的水准和影响力。”
“看到本土原创小说落榜,会有巨大的失落。”资深图书编辑罗丹妮留意到,国内的原创小说、诗歌步履艰难。“这些原创作品需要关注、被看见、被阅读,而不是被刻意地忽略,被盲目地标签。不是非要把它们提到一个多高的位置上,只是期待更多人能看一看、读一读。”
被忽略被遮蔽的好书如何被看见,更多的“野生榜单”应是一种期待。这也正是绿茶“做一个带有更个人趣味的好书榜”之初衷。 “力图跟大多数好书榜有些差异性,为好书提供一种别样的视角。”尽管当下自己的榜单还没有揭晓,但绿茶充满期待,“希望这份好书榜有不一样的声音,而不是大合唱。”
(据新华网)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