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南湖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家乡的高山茶


范东升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商城,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水质良好。大自然的孕育和恩赐,让我们家乡资源十分丰富,不仅盛产粮油、油茶、中草药、葛根粉、蜂蜜等特产,更盛产具有独特风味的高山茶。每当喝到家乡的高山茶,就会情不自禁地勾起我对儿时的回忆、对现实的欣喜、对未来的憧憬……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家乡茶叶的生产,以采摘野茶为主。在家乡的山上,每道岭、每条沟,都能看到野茶生长的影子。大人们每到适宜的采茶季节,就到山里采摘野茶。采茶人中午不回来吃饭,直到下午太阳快落山了才回来,简单吃了饭以后就开始炒茶。炒出的茶叶主要用于自己日常饮用或者馈赠亲友。我爷爷是十里八乡有一定影响的“乡贤”,有一些亲戚、邻居每年都将自己采的野茶送给爷爷品尝。我也经常陪伴爷爷喝茶,对茶也有了一些印象。我们家乡的茶叶采摘得比较晚,叶片很大,而且还带秆子,俗称“秆子能撑船,叶子能包盐”的那种大叶茶。它的特点是,香头大,耐冲泡,一壶茶喝一天也还能尝到茶味。晚饭前泡一壶,一直喝到临睡还是香气扑鼻、口中回甘,好像这是一壶永远泡不尽的“神水”。

爷爷尤其钟爱家里的一把老茶壶。我清晰地记得茶壶上面还写了一副“寒夜来客茶当酒,知心人到话篇长”的对联。最令我高兴的是家里来客人了,爷爷或爸爸让我去河里清洗茶壶、茶杯。我终于有了亲近这个老茶壶的好机会,不禁乐滋滋的,小心地用一个木盆装好茶壶茶杯,从锅台门口抓起几把火灰,到河里清洗。回去时,我会特意用铜壶带回一壶山泉水,在灶里烧开给客人泡茶喝。

在冬天,喝茶是一件更令人快乐的事情。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围坐在烧兜子火的火笼周围,吃着吊罐里煮的饭,尝着吊锅里煮的菜,饭后再来一杯火笼煨水冲泡的茶,一边烤火,一边喝茶,一边听爷爷讲家史及《教儿经》《增广贤文》等内容,听父亲讲《毛主席诗词》。这些内容让我终生难忘,终身受益。炭火暖身,茶水提神,教导增智,我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逐渐成长,逐渐养成了阅读的爱好。在家乡火笼边喝茶学到的一些知识使我终身受益。我爷爷、我父亲都是高寿,爷爷92岁去世,父亲95岁无疾而终。商城县是长寿之乡,与人们常喝高山茶不无关系。

随着我参加了工作,视野扩大了,知识增多了,才知道我们信阳主产的茶叶是“信阳毛尖”,和邻省安徽生产的茶叶“六安瓜片”,都是驰名中外的名茶。商城正好处在信阳和六安之间,大别山北麓,位于北纬31度的优质茶生长线上,所以商城的茶叶既有信阳毛尖的特点,又有六安瓜片的外形,更具有独特的风味,同属于绿茶,属于信阳毛尖系列,是信阳毛尖中的珍品。商城茶叶采摘的是一芽两叶或三叶,比信阳毛尖大,所以香气大,耐冲泡,杯内没有悬浮的毫毛,人们称之为“大清浓”。商城与六安田搭埂地相连,茶叶生长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相似,商城茶采摘的也是大叶片,但是制作工艺又比六安瓜片捻得紧,于是形成了介于信阳毛尖与六安瓜片之间的一个具有独特外形、特色风味的“商城高山茶”。

勤劳智慧的家乡人民把野生茶集中种植,成为茶园。改革开放后又引进外地的优良品种和无性系茶苗发展茶园,近几年还引进了黄茶,我们称之为“顾畈黄金茶”。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有20多万亩,产值达18亿元,为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发挥了巨大作用。真正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目标。苏仙石乡已有茶园两万多亩,有十几个村都是茶叶专业村,创造了“其鹏茶”“子安贡茶”“东奇山茶”“金刚碧峰”等系列茶品牌,成为商城高山茶的核心产区。

进入新时代,勤劳智慧的商城人民把茶叶和旅游结合起来,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实施茶乡游,拓展茶乡游的内容,“红色、绿色、特色、古色”都以茶为媒,以茶为平台,展现在游客面前。现在我们成功地把茶叶生产基地打造成了旅游景点,把茶叶生产的活动打造成了旅游活动,把茶叶的系列产品打造成了旅游商品,把从事茶叶生产的茶农的住房打造成了民宿,把茶农的一日三餐打造成了游客的美食。通过以茶旅融合为基础,带动其他各项旅游活动的开展,把商城打造成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

商城是美好的,商城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更是热情好客的。每当我站在茶山上,看到郁郁葱葱的茶叶,每当我品茶的时候,我就在想,大自然赋予了家乡“商城高山茶”这一珍贵的产品,让很多商城人因茶兴业、因茶致富,今后商城人民一定会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茶旅游等一系列茶文章做得越来越好,把商城高山茶这个品牌发扬光大,并通过茶旅游实现茶旅结合、农旅结合、康养结合,真正把商城打造成一个全域旅游县,让商城成为大别山中一颗绿色的明珠,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到商城旅游观光,让他们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通过茶乡游,以及茶旅结合、农旅结合等全域旅游,达到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提高金山银山的价值的目的,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实现“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目标,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来告慰成千上万为中国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大别山中的革命先辈们,实现世代大别山人民改变家乡面貌的美好愿景。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