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关位于新县陡山河乡南境,关南毗邻郭家河乡麻布村,处于江淮分水岭,关南关北之水分别注入长江和淮河。
白沙关农民革命起义旧址(也称白沙关万人暴动旧址),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白沙关村。白沙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河南通往湖北的交通要隘,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村落起源
不同于一般传统村落“背山、面水、临田”等典型的选址标准,白沙关村是先有关才有村。
白沙关所在县新县因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两省交接地带,是中原通向江南的要冲,大别山雄踞其间,扼守中原“南大门”,俯瞰荆楚大地,自古为战略要地。
白沙关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麻城旧志》云:“白沙关,在县北九十里光山县界,与黄土相近,山路峭壁,委折而上。萧梁置沙州,治白沙城,后魏困之。又建建宁郡,领建宁县。”
清宣统《黄安乡圭土成志》云:“白沙关,萧梁置沙州治此。将军吴子扬为魏之英所败,地入魏,仍沙州,后废州,关仍归宋,亦戍守重地。距光治百四十里,淮南五关之一,宋时达汴之孔道也。”
由此可见,白沙关自南北朝时期梁朝即因其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戍守要地,其军事地位的重要性在南宋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属于南宋时期著名的淮南五关之一。然而,兵家必争之地并不宜成为人民安居之所,所以白沙关成为一个村落则是在战事逐渐远去后的近代才逐渐形成的。
白沙关村民组因为古代白沙关这一重要关卡的设关处而逐渐发展起来,其所在地西有擂鼓台,东有望风尖,在本区的制高点处建有一座山寨,即为白沙关。山寨原有南北两个寨门,两寨门之间贯穿一条长100余米的小街。小街两侧整齐分布有传统民居,外围有石砌寨墙。现石砌寨墙和南寨门已坍塌毁坏,只剩部分残迹。北寨门即为现今可见的白沙关城楼,百米小街两侧的民居现保存良好。
白沙关的传统格局是典型的防御型格局,以南、北寨门及寨墙围合限定村落边界,内部主街通直,两侧民居整齐排布。其传统格局与周围山势结合,是小型防御型村寨的典型代表。
建筑特点
白沙关村民组因其原为山寨,传统建筑主要有两种类型——作为寨门的城楼和民居。传统民居在整体上表现出较为典型的豫南特色,与新县当地的其他传统村落中的建筑特征相似。同时,白沙关传统民居相较于新县其他传统民居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民居建筑均为一层,仅有个别层高较高的民居开有高窗。建筑一般为三开间,当心间开门,两侧次间开窗,门窗洞口均较小。建筑装饰较为简洁,仅在檐口等重点部位叠涩出挑,巧施装饰。
白沙关的南、北寨门如今只保留有北寨门,且南寨门的原貌已无可考。北寨门是砖木结构的城楼,长约11.5米,宽约6米,楼上为3间通屋,向南开有3个方形花窗,下层中间是一拱卷寨门,两侧间各有房门向南开,西侧屋内设有楼梯,可登至楼上。
白沙关北寨门占地面积67平方米。旧址于1963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北城楼进行了修复,现保存完好。
白沙关万人暴动
1928年,开辟柴山保根据地后,反动地主武装千余人盘踞白沙关上,严重阻碍着这块根据地的巩固和向北发展。1929年7月1日,在光山县委和弦南区委的领导下,发动柴山保、郭家河和陡山河南部等地革命红枪会和农民数千人,配合红十一军三十一师,向白沙关反动地主武装发动进攻。事先,党和红军领导人曹学楷、徐向前、戴克敏、吴焕先、王树声等,分别到暴动队伍驻地作战前动员。
7月1日凌晨,暴动大军分为三路向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战斗打响,罗冲一带农民在“豫南红学司令部”骨干、秘密共产党员罗明高、黄沙生的带领下,从敌人阵营中冲杀出来,内外配合作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毙伤敌人数百人,余敌弃关逃走,暴动取得了巨大胜利。7月6日,鄂东北特委及光山县委在白沙关召开万人大会。曹学楷、徐向前等在会上报告了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各项政策,宣布光山县弦南区(柴山保地区)苏维埃政府和农民赤卫队正式成立。
会后,群众纷纷要求参军,红军队伍迅速扩大。白沙关暴动的胜利,大大地鼓舞了革命军民的士气,初步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对打通革命通道、鄂豫边区革命的壮大和发展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
白沙关舞狮
白沙关村的舞狮又称狮子拜门,在常规的舞狮表演中又加入了狮子在各家各户门口拜门的环节。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均可进行,一般是由村民自发组织确定当年具体的舞狮日期。
活动当日,晚上7点左右,舞狮队伍从罗冲组罗氏祠堂出发,沿公路敲锣打鼓至白沙关关口广场,在广场上舞狮约一个半小时,随后在白沙关村民组内挨家挨户进行狮子拜门,所到之处,村民均会提前准备好吉祥果品等候舞狮队伍的到来。舞狮活动进行时基本上是全村出动,热闹非凡,活动可持续到深夜。狮子拜门结束后,舞狮团队经由公路返回罗氏祠堂。
历史的尘埃已逝,古老的白沙关仍在,白沙关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会给今人留下无尽念想。白沙关,豫楚要塞的灯塔,淮南数关之首,必将彪炳青史。
(据新县网)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