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登高赏菊话重阳(中)


老 茂

(接上期)

关于登高,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了一个神异的故事: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一家人守着几块地,安分守己地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小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桓景父母的性命,他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为了替乡民除害,他告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桓景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东南山中有一位叫费长房的神仙,决定前去拜访。谁知他翻越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踪迹。有一天,他忽然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地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眯眯地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剑法。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送回汝南。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分给人们喝。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瘟魔转身就跑。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于是,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相传。

当然,人们登高的同时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情趣。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记载:“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南宋《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尘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还有多种不同说法。有说可能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古代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长寿的活动,并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称九为“宜于长久”之数。这是明代谢肇制《五杂咀》中的看法。

另说重阳时节,秋收完毕,农事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这种采集,农民们把它叫作“小秋收”。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

还如,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先生还没找到歇脚处。由于主人家很窄,只有个草棚子,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睡在草铺上,自己陪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的,又给先生装了一袋蒸馍。算卦先生出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坏事,又不想升官,向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烦,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家人看看风景。于是,这天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一会儿工夫,整个山沟都被淹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这事传开后,人们每逢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

佩茱萸、簪菊花 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茱萸雅号“辟邪翁”,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戴的。

重阳佩茱萸其实类似端午节喝雄黄酒、插菖蒲,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

(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