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老城街道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本报讯(曹国辉)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8月份以来,浉河区老城街道动员街道干部职工、辖区企事业单位、居民和志愿者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促进爱国卫生工作不断深化,为居民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全力阻断病毒传播渠道。

“现在居民们看到垃圾,都会主动进行分类,非常自觉。”在该街道鲍氏街社区院内,笔者看到智能化的垃圾分类设施一应俱全。为彻底全面整治卫生死角,该街道着力抓好内河污水、“十乱”现象、卫生死角等治理。

为全面加强重点公共场所管理,该街道定期组织对室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大扫除、大清理,经常换气通风,科学规范做好日常消毒,保持单位及周边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抓好食品“六小”和流动摊贩、早夜市餐饮点等重点场所卫生管理,及时清理收运垃圾,确保干净卫生。

“过去的校园卫生工作较多关注环境、绿化等硬件条件,经过这次疫情后,我们将推动师生、家长使用公勺公筷,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浉河区第五小学的负责同志表示。为全面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该街道及时清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死角,合理增加对校园周边地段包括垃圾桶、公厕等设施的防疫消杀频次,强化校园周边消杀力度,不留任何防疫死角。

为全面整治便民市场及周边环境卫生,该街道严格落实便民市场管理制度,规范摊位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保证食品安全。街道纪工委联合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日常督导检查,防止问题禽畜类产品流入市场,禁止活禽交易,及时发现重点难点问题并督导整改。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环境卫生清理,加强禽类、水产摊位和市场内公厕、水池等设施的清扫和消毒。

“每隔一段时间开展消杀工作,小区的蚊虫、蟑螂、老鼠少了,生活更安心了。”日前,解放社区泰和苑小区刚刚完成一场病媒生物消杀工作,小区居民陈先生向笔者介绍。为全面加强病媒生物防制,针对气候特点和病媒生物危害情况,该街道积极组织专业病媒防制队伍,集中开展消杀工作,落实病媒生物综合防制措施,规范有效开展灭鼠灭蚊蝇灭蟑活动,降低“四害”密度,预防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据该街道负责同志介绍,截至目前,辖区共出动人员5000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10000余处,开展居民小区环境整治和消毒500余次,清理各类生活垃圾30余车。灭蚊消杀面积约2.9万㎡,共投放毒耳洞3900余个,补投鼠药400余公斤。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