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乌龙集和她的八景(下)


尤新峰

“古渡夕照”一景说的就是今天的南城上渡口。旧时乌龙集渡口是光黄古道的重要津渡,它北接颍州,南衔光黄二州。颍州是阜阳市,光州是潢川县城,黄州是湖北黄冈市的黄冈区,北宋时苏东坡曾被贬为黄州团练安置。渡口位于乌龙集港南街南,河面较宽,傍晚罢集之后,渡人减少,夕阳西照,满河生辉,人船移于金光银浪之中,其景煞为迷人。笔者为此景补诗:“向晚鹭隐客问津,人朝彼岸呼艄公。青桨搅动金缕浪,流水汩汩夕阳红。”李健先生亦有《古渡黄昏》一首堪配此景:“西天落日犹残照,古渡飞霞伴水流。缕缕炊烟依暮霭,莹莹渔火上船楼。码头远去思乡客,河谷低徊觅宿鸥。归港轮笛声续断,怜情复见月如钩。”

“侯台烟柳”一景原是乌龙集港南街大王庙南侯姓人居住之土台。台地高大,遍种柳树,北临乌龙港,南有淮河。夏日浓荫蔽舍,万条绿绦摇动于骄阳之下。每当春日来临,柳芽似金,柳鞭初炸,细雨蒙蒙,胜似江南,笔者为其景补诗:“两水牵葭门外过,一台烟柳戏春潮。隔河呼唤儿时伴,转入绿绦无处找。”魏雪舫先生有一首诗与侯台景意十分贴近:“轻烟碧流掩台堤,夏木阴阴日欲西。街市方停人已聚,争听老叟说传奇。”

“天镜望月”一景的天镜湖位于金湾大道街西头以西,今湖面缩小很多,旧时的芦苇荡已经消失,距古镇乌龙集当有3里之遥,卧于乌龙集至息县的大路北侧。金秋之夜游于此湖,只见明月高照,湖面如镜,月在天上、天在水中,金风飒飒,荻苇低吟,此情此景正可涤人心灵发人深思。笔者为此景补诗:“十月黄芦动北风,雁来燕去换秋声。淮河伫马听波啸,天镜湖中月正明。”

“板桥人寂”一景说的是连接乌龙集港南港北的木桥,原桥址在今南大埂下的乌龙港入淮口西不远。桥长约50米,宽约8米,高约10米开外。桥墩用料石砌为船形。此桥在1960年之后拆除,成为乌龙集居民心中遥远的记忆。笔者为此景补诗:“古镇港边月出早,钟声阵阵催渔火。要从今夜看洁白,万桅帆思落楚桥。”

“蓼滩落雁”一景在今小树林即任楼对河的滩坡地,过去此河滩满是蓼草,秋来蓼草花开一滩紫红,所以叫蓼滩。过去的蓼草滩面积大,候鸟多,生态环境优美,成为乌龙集一景。笔者为此景补诗:“两岸白帆卧静波,一滩蓼草花如火。年年鸿雁报书来,鹳鹭相拥同放歌。”

“东岳望淮”一景,在今乌龙酒厂东院,原为城关二砖厂。高台地上有乌龙集北东岳庙,庙宇很大,而且位于桂花岗头。民国年间,齐未遑老校长常带高年级学生到东岳庙游春。此时,西望淮河,气象万千,岗南不远就是乌龙古镇。笔者为此景补诗:“东岳巍巍百丈台,淮河西望桅帆白。乌龙一跃南天下,千树桂花迎日开。”

也有人说第八景是“莲池佛光”,此景在今淮滨一中和老水利局院一带。旧时一中处是遍种莲花的小湖泊,《光州志》说乌龙集西有莲花池。池东的老水利局院是乌龙集张果老庙,庙前有石桥,桥上有张果老毛驴的蹄印。说是佛光,其实张果老庙是道教建筑,与佛无关,只不过老百姓觉得但凡是庙必与佛相关联罢了。笔者为此景补诗:“荷碧蕖红多幻象,莲花池畔说无常。菩提生在淮河岸,张果到此不恋乡。”

费这多笔墨,还是乡愁使然。乌龙集没有了,乌龙集的文脉没有断,从魏濣瀛、齐未遑到今天的符庆国、李健、魏雪舫都是乌龙集人文基因的传承者,比如锣鼓曲牌的传承有杨梓仁、朱定军、孟宪臣、朱定江、杨建国等,书法有杨仲亚、段照武、杨树山、侯少杰等。要说现在的淮滨城那就更不得了,小说家有孙扬、张彦林、杨邦立,诗人有王辉、徐培学、徐荣海,灿若星海多不胜举。写到这里我可以释然啦,乌龙集域名虽然成为了历史,但她正以新的姿态在实现着自己的辉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